謝謝。
現在就是專注做區塊鏈和物聯網整合這一塊,IoT這麼認真蒐集到的資料,我們怎麼樣來增加信任。
如果有的機會的話,我們很樂意。
有什麼機會,我們都可以參與。
是,有信心。因為是不同管轄權的資料,誰也不相信誰。
所以比較冒昧今天利用這個機會來談疫情,想像有什麼機會運用我們的技術。我們想做的是,大量資料存證到區塊鏈。只要應用場景有需求的時候,包含新聞、資訊,我們的架構其實都可以執行。
是。
如果有什麼樣的需要,畢竟我們是臺灣的新創,看有什麼樣的機會,因為把區塊鏈演算法放到晶片這一塊,我們是世界領先,也就是從一個等級就可以用,這個是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的。
其實我們之前有一個案子是做量血壓上鏈,但是因為血壓不用到這麼安全,如果剛才這樣的話,那的確是真的需要。
初步策略上DID並不是我們首要的發展,因為現在的技術很多。但是我們一路在走,還是想從軟硬整合出來,就是從IoT走,目前跟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還有台電點其實都有案子在合作了,這一塊繼續往下走。
我們現在的方向,也就是可以在一些大量的設備,像台電,開始做,例如區別綠電和灰電,也就是大量設備產生的資料,確認他是從終端硬體來的。
因為我們是新創,這個過程就看到臺灣區塊鏈的發展,有一點卡住,所以選擇IoT,因為才有落地場景。
所以今天有準備的大概是這一些資料,我們知道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現在遇到很大的挑戰,這個跟物聯網有幾個,現在是當信任變成是剛剛所說的很重要一件事的時候,區塊鏈這一個信任的……這個不能算證明,這個是不是落地,我想這個是我今天想要來談的。
所以我們現在一直在做的,其實是怎麼樣讓區塊鏈去實際落地運用。前面我們做的是IoT的部分,是100萬個、500個萬電表,也就是當這個憑證跟eID的身分,也就是如何大量被驗證,也就是我們自己看的下一步,也就是eID發了之後,把大家的憑證綁在那個上面,這個對於大家的心理上是不是更大的擔心。
我們看到接下來要發New eID。剛剛談的是憑證或資料存證到區塊鏈,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是不是可以把DID和憑證同時存證到區塊鏈,解決New eID會遇到的一些質疑。
我們希望可以用我們這個架構來做。
現在看到的是,有可能假設更嚴重、特定的場所或者是公車司機,要確定這個人是不是有在這個名單裡面,現在例如警察臨檢是可以查詢。
今天談的是「ITM檢疫隔離資訊區塊鏈存證便民方案」。檢疫隔離資料是未來很關鍵的訊息。目前是執法人員或是使用健保卡才可以查詢,如果疫情更嚴重,是不是要開放不特定人的可以查詢白名單,這會擴大隱私和資安的風險。也就是確認個人是不是管制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