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謝謝,很高興你。
好,那麻煩你。空總未來的共創規劃,我也跟他們提一下。
我也是很高興。
應該差不多。
可以來參考一下,滿棒,滿有趣的。
我用一些開放軟體還滿實用的,叫做compendium,一開始發展是做discourse mapping,主要是做一些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就是比較複雜的一些議題,主要是發展作為discourse mapping,所以看到不同stakeholder間的對話關係是什麼,然後來形成這一個議題。
因為通常問題都是multidimensional,如果說你問題剖析越深入,越能夠identify市場,然後就可以創造那個價值,我想說能不能在培訓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像這樣的問題identity的機制在?
我們在想的問題是,我們現在這邊應該定期都有培訓的過程,因為有時在搜尋一些臺灣的社會企業,並沒有深度瞭解,但是有瀏覽一下,臺灣其實新聞這一個產業很薄弱,在培養社會企業的前期,是不是除了business之外,一個剖析問題的能力與商業培養的能力,幾乎是一樣地重要,但是在前期剖析問題就會牽扯到新聞學圈的skill。
真的很有趣。
因為某種程度在城市治理或者是國家治理的方法,還是有很多公部門在主導,如果要納入私部門或者是social business的方式,也就是要慢慢有點像partnership?
剛剛有談到,有時自己的思考是,我們在發展社會企業這個運動的話,我們怎麼樣衡量這個是否成功,是以規模經濟的方式來衡量或者是真正深度來解決哪一些問題,如果以一個解決問題導向的話,那應該不是去發展社會企業,而是像發展一個規模經濟的方式去發展,而是怎麼樣能夠深度都市的問題,這個會牽扯到採購案這一件事。
OK,我可以再去瞭解一下。
如果是awareness的話,可能是透過教育這一塊,目前也看看臺灣有沒有辦法透過這樣的機制來推動社會創新?
所以必須慢慢要來重新認識這個價值是什麼,因為我們做建築,裡面弄得很漂亮,像大理石、暖氣,但是又如何?重新認識說如果真正要解決問題、深度解決問題,其實是要大家一起探討共同的問題是什麼。
會共用學程。主要現在目前還在討論這個架構,也就是要怎麼樣創立、怎麼樣跟現有的學制連結,因為不可能只連到上去,也是集中給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第一個進來學習,就是把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成營利的模式。第二個是有一個公民教育的概念在,因為我個人一直認為,尤其是東南亞公民的概念,這個概念是不存在的。
我們目前的夥伴關係是德國、以色列、印度,我們現在是在探討這三個國家中,如果在高等教育中要成立這樣的社創平台,大概是怎麼樣的架構,然後學生要學習什麼樣的東西、訊息從哪裡來,目前大概討論到這邊。
這樣我大概瞭解,就是有關於awareness的這個部分,剛剛跟蕭小姐有聊到,有關於社創在進行的工作,因為目前主要是大學的平台,我現在是一個歐盟的計畫,剛剛有聊到緣由是基於現在商學院發展到一陣子開始希望商學院裡面所學能夠跟現實的商業社會接軌,因此開始在大學裡面創立一些孵化器,所以這個計畫類似一樣的東西,但我們要做一個social enterprise incubator,我們希望創造這樣的商業平台來連接高等教育與商業社會。
然後想要請問的是,臺灣在社創,也就是發展方向是什麼?或者是在社創這一塊,將來怎麼計畫?
市場上沒有取一個新的名字。
我們現在實驗室改名字叫做「conscious city」,一方面帶領AI、一方面帶公民的意味進來。
智慧城市可能到一個階段吧(笑)!
也沒有。
台中這一塊的話,我們之前在談的時候,水湳想要發展一個新的水湳園區,想要建立一個智慧營運中心,有一點像控制中心,所以就知道這個資訊要怎麼做,大概是這樣子。
Smart City有談過幾次,尤其是水湳區這一塊,之所以談的是因為我的研究室主要研究Smart City,大架構主要是研究Smart City,我本身研究比較是類似參與式規劃社會創新這一塊,就是稍微比較軟,但是社會創新也有涵蓋到科技的部分。
有聽說。
應該是會有障礙(笑),所以空總這一件事大概是這樣子。
其實空間規劃是硬體、軟體,其實是相輔相成,大概一個願景有出來,但當初也一直建議他們計畫定位要清楚,你跟他們建議好幾次,至少要寫一個簡單的計畫書,也就是空總的計畫是什麼、定位在哪裡,目前根本沒有一個書面資料;總之,我可以跟他們談一下,看看規劃上是不是可以配合。
不然他們又用採購案,然後採購一家不知道什麼樣的規劃公司,畫出來的圖他們又不滿意,弄一弄又是兩年後了。
如果要來規劃這整個空總,我們現在有這一個點,其實已經運行了……唯一說運行就是從這個點,不如從這個點來推,我覺得在回德國之前,想建議他們這樣做。
我在想不如建議他們,是不是也不用採購給外面,我們在社創中心是不是有單位可以來協助?
對,可能還沒有,我猜還是會回到原來的那一套。
所以,我建議空總計畫,要做區域規劃,要做採購案,就是採購一個參與式規劃服務流程,也就是共創的流程,所以是建議他們這樣做,還要再跟部裡建議。
是等錢,我猜想目前營運基金會想發展多一點當代藝術。但是就空總的區域屬性及國家計畫定位我覺得當代精英藝術不太合適,因該是要考慮一個公共服務性及公民及弱勢對象。因此我猜測推一陣子當代藝術應該會發現又不行,所以就會回頭來,我猜測會有這樣的狀況。應該多發展以社會議題為導向的文化實驗,及為年輕文化藝術工作者創造更寬敞的市場及發展路線。
空總這個我暫緩一下。
要他們做出外面的東西,他們就有很多的考量,我的猜測是這樣子,但我持續溝通中。
可能像我這一種,類似像mediator,像歐盟這個案例,我其實不用到台中、不用到臺灣,我就會想到做鏈結,臺灣的單位就會play safe,就是會去慣性機制做那一套。
可能是操作者的慣性,我目前對臺灣生態不瞭解,但是我覺得臺灣就是說,可能有運行很久的機制,就是習慣會去做那一套就會去做,Silo mentality。
第三個是建議他們有一個文化藝術產業孵化器,對我來說文化藝術工作者還是相對弱勢的團體,如何在商業技能上會有一些創投資金、國際連結通路,我只希望至少有這三個區塊。當然會有一些實驗室,就是這上面再購置,但是我有點預期到他們完全會做當代藝術。
部長的核心思想是希望成立一個生態系,也就是很像新創產業,可能裡面會有一系列進駐單位,也就是會有一個生態的動態關係;可能目前還是有一點抽象……
所以當初是建議這個園區說小不小,因此絕對不能把它當作博物館的菁英藝術來經營,我建議他們必須裡面要有三個東西,第一個東西還是建議以社會議題來作策展主題,看看是每一年度或者是哪一個年度,以一個社會議題作為導引,一個核心,例如今年的策展主題可以是Aging Society,以這樣的主題來策動文化實驗室生態系,提供向心力,培養公民文化。
這樣講可能不公平,畢竟還在初期營運的階段,可能預算進來之後運轉磨合後會好些。
成立基金會之後,感覺基金會的團隊跟文化部的承辦單位沒有對話,就會覺得當初建議他們希望成立基金會,就是不要落入之前的採購案模式,像項目採購人家,然後做了一陣子不滿意,然後又有後續問題;但是現在雖然是透過基金會,但一個制衡的機制以及營運的方式都還待建立。
後來他們認同,也就是要先用基金會來處理,也就是藉由生活美學的基金會來作轉型。
自己的感覺是,有點使不上力的感覺,其實我本身是學空間、建築設計,所以我一直建議他們先不要做空間或建築設計,先把一些組織的模式先搞定,將來是要以法人或者是基金會的模式,這一些比較重要,要先搞定。
因為我是第一次跟臺灣的公家機關合作,因為一方面我很期待,另外一方面可能還年輕,就是我們想要push很多想法,但簡單來說,開完一個會,常常都沒有會議紀錄,很多東西重複一直在討論,但是很像就不見了。
我就直接說吧!
我有很多想法、也有很多挫折(笑)。
主要這個主題後面的想法是,設計是什麼?我想說設計成烏托邦,但是臺灣好像不需要烏托邦這個名字,主要是亞洲區域治理模式。然後次標叫做「聯合公民群島」,就是帶入公民設計的概念,也就是議題為導向的設計,因為本身缺的是建築設計,所以才會回來到台中,跟接下來的活動應該……
因為台北已經得過,台中要去有一點doesn’t make sense,這個主題取的就是「Design Common」,中文目前翻成「設計共享」,就是怎麼樣managent out common good、public good、common issue,因為有些議題是跨區域性的。
競標的策略,我建議他們不要以台中市單獨去競標,因此才會有跨域的策略,因此目前連結了名古屋、韓國,我忘記是哪一個城市,有菲律賓、香港及印尼,這五個城市設計中心,把這五個拉進來當partnership去競標,因此是一個新興亞洲,或者是我的名字取成「亞洲群島」,以這樣的名義去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