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也有人提到成本是不是很高?從技術的角度,假設你已經要把哪一些欄位定義成間接可以識別,可以開發成一組資料來做匿名其實不是相對那麼難,如果大家可以同意技術的話,可以從科技的角度來說,開發出這樣的tool可以能夠應用到各種不同的資料,其實相對來講並不是那麼難。
我是資策會的大數據所,我不是法律的專家,我是技術人員。從技術的角度,我覺得制定的標準是很合理的第一步,也就是制定了人家可以依循要怎麼做才可以達到大家可以認可的去識別化,如果K值訂很高的話,其實猜到的機會是相對很低,受的損害是不高。
我是資策會所的副所長,我們是根據巨量安全與開放資料的技術上作很多的研究,個資去識別化當然是很重要的問題,政府要開放資料,當然要能夠保障個人資料不會被洩漏出去,我們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在什麼樣的狀況之下,之後還可以提供資料的價值,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希望學一點東西也可以貢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