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而且老師會被學校一些庶務性的東西,基本上耗掉了大部分的精力。
OK,謝謝。
所以有一些宣導還是得要……
這樣的開放,現在沒有很push出去,因為可以看上面的瀏覽人數,群眾知道的這一件事……
總是要拋議題出來先拋出來之後,大家才有討論的空間,所以開放的問題是絕對不會錯的。
對,是無法參與的。
太棒了。
而且一旦走錯,像面板雙虎,奇美跟BenQ倒,然後DRAM產業也倒了,這個就是「兩兆雙星」做出來的;然後也沒有半個扶植起來,這真的是很可惜的。
……很多技職的傳統技藝就沒了。
而且應該擺在優先。
像Google都不行,連Google都不算。
但是像鑑定是由哪一些單位來鑑定?像專利的部分會由專利的公會去鑑價專利的價值。
像我跟食品業作食品模具,然後就把這個東西加綠豆糕。
是,沒錯。
是。
倒還沒有看過。
壓抑的。
即使如此,我覺得這樣的概念很好,因為有這樣的經驗,所以我認為臺灣的底蘊很強,我們應該要好好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像漢聲百科,我們的團隊就在這裡,這就是我們最強的底蘊,而且很多資源閒置在這裡。
同步在同一個時間,北京教育部想要有一個計畫,那個計畫是讓國小及幼稚園的兒童去看非物質傳統文化的這些東西,用新的媒材來做,因此他們是用正整個像妖怪手錶的形象、動畫、角色去介紹所有中國歷史上所有文創的東西,那個案子他們敢這樣做,而且提很大的預算在做,而且他們是找臺灣人做,因為認為臺灣人才保存這樣的東西,也才做得出來那個品質;然而那一個案子沒有成,因為教育部長被抓,所以所有的立案都砍掉了,所以我們也沒有做成,人在執政的時候就會變成這樣,不可避免。
半年前,南藝的創辦人所長委託我寫一份「藝術紮根」計畫,希望把除了像maker精神,從2D、3D一直到黏土成型,引進到國中、小學去做,所以我們有作這樣的提案跟嘗試。
就兩年過去了(笑)。
所以如果是以教具的方式,比如像剛剛講放大鏡的模式,並沒有其他的功能,就只有上課要用的那些內容,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家長沒有準備多的手機給小孩。
家裡應該都會有手機,學校的老師不會允許他們帶手機。
對。
老師如果同意,他可以帶來。
手機這一件事不允許進入到學校,國中、國小。
我現在就是正在浪費時間的那個,我現在拿到SBIR,被搞到很累。我自己帶的都是學生,因為從老師轉到老闆是一個很大的門檻,因為老師是有交功課就六十分給學生,但當老闆是做不好就開除。但我認為應該給年輕人一些機會,應該給年輕人有足夠的數量歷練,他們會有火花出來的,因此站在為了下一代好的情況下,我覺得現在就跳出學校,我看到這一個商機先下手,先把市場開出一條路,未來的機會比較大,,不然回學校會太慢;其實是有人才,但是出來之後沒有頭路可以做,現在不管遊戲、多媒體、動畫及設計的領域都在走下波,我們這邊沒有人是好過的,好過的是那1%的人。
同樣看中國,再看臺灣,臺灣已經落後了,資金不到位,民間都在熱新創沒有作,但是投資人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這一些東西我們都接觸得到,我們知道的是,他們沒有方向,他們完全沒有方向在亂闖。
我們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我們很容易跌倒。像有些大廠也找我,希望我們在AR領域的一些know-how,看AR在玩什麼告訴他,他顧名思義是會投資我們,然後並表示後面的Google也會投資,很吸引人,但是把模式告訴他們之後,我剩什麼?這是要拿捏的分寸部分。
我們之前的東西有委託大廠開發,對方開發時說:「你就代工,請給我你的bussines model、專利、pattern、你的客戶打算怎麼做、你的營利模式是什麼?」,當他問我這一件事的時候,我就不打算跟他合作了,但是如果無知的創業者就給他了、就沒了,這種事會發生,而且是常常發生,因為不只是……
來之前剛打完。
會不會太快?
最後,我希望您能當「教育的駭客」、「創業者的雨傘」、「盲人的拐杖」、「懸涯的柵欄」,這一件事很重要,因為AR、VR我覺得是下一波很大的趨勢,我自己評估可以救到整個臺灣設計圈子的這一些人,大家都有飯吃,然後可以主導一些事,但是現在是時間點,我評估三至五年這個就成熟了,現在大家還在同一個起跑點上,是不是趕快整合一些資源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大概是簡單的內容。我講完了。
因此比較新加坡跟臺灣,你可以看到人家是用國際級的熱錢來刺激這一些創業家,是全球,並不只是臺灣而已。第二個是用政府的資源去吸收創業風險,讓民營基金再下手,最後再用資本市場去推動整個新創事業,其實臺灣不一定要留住新創,是新創要從臺灣發芽,因為臺灣我們自己碰到的這一些創業家,大家都有心留在臺灣,但是被逼的不得不出去。
中國的政策來講的話,他們鼓勵這一些民間去投資,你只要投資,賠了,沒有關係,政府補貼你六成,而臺灣是你只要這一個投資人滿1,000萬,政府再給你三成去投給別人,我覺得這個是不合理的。新加坡的政策是今天準備好300萬或是30萬,政府貼你70萬,讓你去開辦;第二個政策是「種子輪」,別人投你1,000萬,政府跟著投1,000萬,這種才有辦法做。南韓政策更驚人、價值更高,只要出資10%,預估你的計畫有20%的價值,就給你70%的無償基金;「種子輪」給50萬。
從二十年前傳統產業到大陸,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提供給你人、房子、設備,不用收你錢還給你資金,現在還是這樣,但是全部都回來了,那些高階幹部現在都變大樓管理員,然後產業沒了,電子產業也是這樣子,接下來他們大量吸收新創,您應該知道這一個狀況?
我們可以學李安的模式,李安在做「少年PI」的時候,把整個好萊塢的技術全部引導到台中來,造就一波人才的興起,他是真的有在做事,這是我們真的看得到的。
我們有很好的文化,但是我們用文創這一件把文化給蓋掉了,所以文化完全沒有獲得保護,我們的教育也要再改一下,教育有很大的落差。我們希望讓這一些年輕大膽的新創們站在Acer、技嘉大巨人的肩膀上跳躍,才有辦法出得去,他們必須是母雞帶小鴨的概念。
另外一個是,強化臺灣優勢:我們的SDK絕對寫得出來,但是由誰來主導這一件事?是工研院或者是臺灣大學那些教授們,我不懂,盡早跳脫硬體代工的思維,因為那是賺毛利率。舉個例子:我之前在汽車產業一陣子,我的老闆告訴我說:「你可以看到華慶集團大工廠賺的還不如旁邊賣紙箱多,豬宰掉拿去賣餿水,賺得比工廠還多。」,這就是賺毛利率的缺點。
另外,還有資金嚴重閒置,很多銀行只是配合政策,根本不願意擔保錢會賠掉,所以門檻很高,寧可不發,把錢留下來,不被罵就好了,因此很多計畫就變成閒置在那邊,沒有用到,很可惜。
還有,不要非專業領導專業。舉例來說,我之前申請過天使計畫,當我提出AR喜帖概念的時候,兩個委員把我打回來,一個說建議用QR就好了,第二個委員說婚禮市場沒有回頭率,不值得做,我不值得委員怎麼挑選的,他們這點產業都不懂。
儘量不要做什麼事?再去搞硬體跟設備。不要再花空間說要建園區,那個夠多了,也不要再輔導就業了。舉個例子:以前「兩兆雙星」讓一堆補習班賺了不少,那個一點意義都沒有。然後避免資源不等比的分配,大部分的補助跟貸款都是給大公司、大財團,我們小公司只需要一些,就可以發展不錯;還有避免頂尖相關的人外流,這個我覺得控制不住(笑)。
所以在基礎建設上:臺灣的網路速度還是不夠;行動支付沒有辦法走出去;公司法規鬆一點,還是不夠用;創新獎勵配套,我覺得跟大陸、韓國、新加坡比都差太遠。我甚至覺得可以設立產業保護孵化的一部分,這個必須要先走。
用兩張圖來解釋一下:現在應該是投資腦袋,而不是投資硬體,所以腦袋會比硬體重要,也就是找到賈伯斯比找到鴻海更重要;第二,創意上應該找到宮崎駿,而不是找到motion capture的設備,我相信你應該知道這個點。
第六個,AR、MR紮根,教育這一塊必須要提早走,因為因應後來的content很大,必須要從現在高中、大專院校及大學開始培養這一些人才出來,然後簡化貸款的流程,希望是用母雞帶小鴨的策略,我們可以跟華碩、技嘉來配合,由他們來完成我們的know-how,但是確保我們不會被他們惡性併吞走。
第五個,市場推動政府必須配合政策接軌,因為有時是政策礙了我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