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哪一些回收廠商給你回收,環保署要如何協助業者把這個克服掉,沒有的話,這個會有很大的問題。我舉一個例子,像我們的輪胎,現在的輪胎是橡膠,堆得滿山滿谷,沒有辦法回收,像橡膠可以壓碎、回收,但是其實都沒有辦法,因為我們塑膠工會、橡膠工會常常在開會,他們說沒有辦法回收處理,等於越積越多,輪胎越來越多,沒有辦法處理,環保署應該是幫忙他們處理這個才對,用高科技的方法來解決,不然臺灣會變成一個垃圾島,以上,謝謝。
我們到菜市場買一些魚肉,你要用拿的嗎?一定要用塑膠袋嗎?比較衛生、比較環保,這種的塑膠袋用過之後一定要燃燒,送到焚化爐,如果你要限制不讓它進焚化爐,所以我們焚化爐的制定,在建造焚化爐的時候,要把耐熱溫度提高到1,220度以上的話,完全燃燒的話,就不會產生有毒的氣體,不然不完全燃燒就有毒氣體嗎?其實也會產生一氧化碳,也會中毒,這個是很重要的,環保署要由各方面的源頭來管理、管控,回收的機制要用獎勵的方式。
另外,還有很多的塑膠廢棄物,像PLA只能做到焚化爐,但是業者不回收、拒絕回收,可能環保署都不瞭解。
我們建議完備的回收條件,其實是很重要的,它的回收條件就是要分類,但是政府沒有輔導的話,你們業者、百姓自動分類,沒有這麼簡單,教育、限制及法令什麼都全部要一起來,這個政策要推動,其實是很困難,是要長久的時間,並不是把政策制定好就沒事,並沒有這麼簡單,一個國家要把國家所面臨的問題點要解決的話,必須要動很多腦筋、政策,因此資源的回收,其實我們要用鼓勵的方式,很多的回收業者不願意回收,因為不符成本。
接下來我要講的是我們的政策,我們環保署在實施整個限塑的政策,影響到相關產業生產條件的生技,甚至在推動產業無實質的配套措施,等於是沒有輔導、補助,因為一限塑的話,大賣場完全停止採買、採購,所以生產的廠家沒有訂單,要關廠,我們政府都沒有考量它的生計、員工,以後要怎麼辦?能夠轉型嗎?轉型沒有這麼容易,所以環保署在制定這個政策,要跟經濟部、產業界詳細討論,然後有好的解決方案,再推出來,這個政策未成熟之前其實不要硬推。
還有漁船,漁船要進港的時候,會把船上所有的垃圾往海裡倒,這個是最大的問題點,政府要考量這一些問題點在哪裡,然後去解決,其他是比較少。
我們希望環保署在制定政策要有替代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本會增加、而且會製造更多的問題,這個都要考量在裡面,不然會影響到臺灣整個經濟的競爭力,因為臺灣是靠外貿,我們對外貿易條件不好,剛才跟主持人的委員報告過,臺灣基本上人口2,000多萬,世界是幾10億,臺灣是不生產這一些環保的問題材料,對世界有沒有影響?沒有影響,海洋垃圾最主要是中國大陸、印度、印尼、緬甸、越南,這一種國家的人口很多,其實他們的文化水平都沒有很高,所以隨便把它放在河川,然後就流到海裡。
我們主持人要我回應一下,有關於PLA的辨識,其實是不容易辨識,問題點是在這裡。
PLA當然有好幾種,玉米、澱粉做的,但是耐熱溫度很低,像品質用起來都不好用,如果強度要增高的話,塑膠完全不能回收,而且PLA做到一個成品的話,和塑膠是一樣的,等於是把塑膠、PLA分解放在一起,等於全部都不能回收使用,反而更糟了,不能循環使用,因此PLA的問題點是在這裡。包含我們現在的石頭紙,石頭紙跟一般的紙漿混在一起的話,完全不能回收使用,這個意義在這邊,謝謝。
現在目前PP的吸管,現在的吸管封起來,衛生的條件非常好,而且PP是可以循環使用,最重要的是可以完全循環使用,如果用PLA或者是紙吸管,其實麥當勞有試用過,也就是沒有辦法回收,還有紙在製造的過程中,耗費很多的水資源、能源,還有添加很多的化學在裡面,所以對人體其實是不好的,環保署也要一併考慮進去,謝謝。
我分享一下,因為我們認為吸管能不用就儘量不要用,但是要用的話,這個材質像PLA跟白鐵的、玻璃的,白鐵的還要清洗,浪費水資源,而且保存很麻煩,可能會受到污染,這個對人體很不好。
對不起,時間到了,謝謝。
(播放影片)
所以我們整個塑膠的話,用循環經濟,像這種剛才經濟部的長官也有講到,就是做柴油,把它裂解。
為什麼我們不用?我們為何要用紙的吸管?紙的吸管裡面有化學添加劑,而且你要曉得紙的東西做起來,製程當中耗費很多的能源、碳排放,遇到水,放在紙杯裡面會融化掉、軟掉,放久,紙類裡面雜質、化學物質釋放出來,對人體有沒有幫助?有傷害,這都是我們要去探討的。
衛福部有訂定,塑膠袋一至七分類,我們的PP是5,它的耐熱溫度是165度,衛福部是訂140度,是比較嚴格。PP袋是120至140度,但完全是在一般溫度100度c以上,所以這是安全的,我們的塑膠只要耐熱溫度以下,分子量是安定,不會釋放出來,因此基本上這是很安全的東西。
全面禁用塑膠袋,為何塑膠袋有很多東西?很多塑膠袋是經過市場或污染過,污染過的一定要回收,然後再把它燃燒,燃燒可以幫助焚化爐的溫度燃燒,節省我們的燃料,只要完全燃燒是不會有毒,因為是碳氫,所以不完全燃燒才會有毒。
我們剛才有講過塑膠管、塑膠袋的分子量,也就是碳氫化合物,碳氫化合物有沒有毒?沒有毒啊!為什麼?到日本參觀、到日本開國際塑膠會議,也到日本的鋼鐵廠參觀,鋼鐵廠就把日本的環保單位,把不要用的塑膠、農田用的塑膠,整個都回收、分類,他們做得非常完整,然後免費送給鋼鐵廠,鋼鐵廠把這個塑膠清洗燃燒後,會產生碳、氫,氫和氧只有變成水蒸氣跑掉了,碳就是焦炭,剛才經濟部說碳是碳粉,所以可以取代煉鋼用的焦炭,還有碳粉做其他的使用,這個是循環經濟再使用,日本做得很先進,我想環保署可能還不曉得。
臺灣塑膠製品工會代表臺灣參加日本、韓國的國際會議,我們在探討的是要如何做循環經濟、減塑,所以要到小學、幼稚園教育他們,我們都有辦這一種課程,但我們環保署有沒有推動這個?從小教育開始,但是這個很浪費時間,百年大忌,主要定義的政策就可以解決嗎?沒有這麼簡單,政策一定要配合經濟面,才能把臺灣的經濟競爭力帶往高峰。
但是為什麼要擴大範圍?以後我們都要全面性禁止,塑膠袋我們生產過、用過,會不會跑到海洋?應該不會,為什麼會跑到海洋?(因為)亂丟,這個要怎麼處理?教育,還有要提供一些垃圾桶,讓他們回收,但這一種的話,我們環保署有沒有在推行?沒有。
2006年取消塑膠袋厚度,他發現政策錯誤,我們一直跟他講這根本就不夠專業,而且這個塑膠袋以前都有毒,我們都跟他溝通,塑膠是高分子材料,是碳氫化合物,怎麼會有毒呢?環團說:「我們沒有說有毒,只是要限塑,要增加你的成本。」
環保署說要以價制量,所以讓你的厚度增加到0.06,提高了四倍,本來一個塑膠袋是0.015,現在變成0.06,也就是四倍,而且0.06mm的塑膠袋,加熱是不能加這麼多,加工很耗時,而且塑膠袋的使用,像0.06是很硬的,要重複使用是很麻煩的。如果是0.015,那個強度非常小、非常夠,而且折起來在包包,重複使用是很簡單的,所以這個想法很簡單,沒有跟整個產業界溝通,這是很奇怪的。
我們用一次性塑膠在限塑的過程中,我們跟大家回想一下,2002年的時候,我們有限用塑膠的厚度,當時就規定塑膠袋一定要0.06mm,然後禁用免洗餐具,為何要使用?就是以前臺灣流行B肝很嚴重,大家為了克服B肝,因此在清洗當中可能會殘留很多傳染病菌,所以用一次性的免洗餐具,塑膠袋的厚度。
塑膠用在日常方面,像高科技不管哪一種,大概都會用到塑膠,所以一個國家用塑膠的量就代表他的水平。為何臺灣塑膠每一年的用量會提升,代表我們的經濟水平往上提升?但是要如何把它減塑、把它循環再使用,這是我們探討,我們都可以做的。
世界上各國發展石油產業,塑膠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但為什麼塑膠發展會這麼快速?我們一個人從頭到腳,用的大概脫離不掉塑膠石化產品,塑膠是支援各個產業,包含電子機械,各產業都會用到塑膠,所以對整個產業的貢獻是非常地大。
但我們面臨到的是,國內在限制塑膠運用,剛才工業局這邊有講過,很多塑膠是會怎麼樣使用,但與環保署在推動的,可能沒有謀和,為什麼?我們很多的政策都是由環保署單項制定,沒有會同經濟部工業局及產業界,可能聽到環團的聲音,沒有聽到產業界的聲音。
塑膠的整個來源其實是由原油,而這個原油,由油來裂解,然後產生整個循環當中,整個塑膠的石化產業,它的產值應該有2.64兆。石化跟塑膠,臺灣是由下往上發展,所以臺灣整個石化塑膠的產業鏈,建構地非常完整,在全世界裡面,其實是最有競爭力,世界上各國大概都是非常欽佩臺灣整個石化產業建構很嚴密,而且很有競爭力。
關於「塑膠的真相」,首先我們要瞭解減塑、限塑,或是把塑膠再生運用?塑膠是不是有毒?基本上塑膠就是高分子材料,是由原油提煉下來,我們用的塑膠製品,PP袋、PP的吸管,它都是碳氫化合物,碳氫是沒有毒的。
謝謝委員、經濟部長官、環保署及各位先進,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