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是溝通型的人才?
接下來跟民間有更多的合作,有非常多人想要加入這個部會。我的好奇是你怎麼選擇第一批在數位發展部裡面的成員?
我再追一題,在我的採訪經歷當中,常常會出現一些新的組織,在企業當中是很常見的,新的組織重新組在一起的時候,常常會在乎這裡面的人是不是對的,有一半的人會是以約聘的形式加入。
最後一個問題,然後再給筱淇問。大家都在關心一件事,有關於數發部的執行能力如何落實?您在這一方面有沒有什麼想法?
當時總統問您的時候,您馬上答應嗎?
後來是變成科技部。
所以是蔡總統有一天找你說:「我們可以一起合作嗎?」這個過程是什麼?
好,我理解了。我們一直很好奇的是,因為你大約是在今年 1 月的時候,變成籌辦的召集人,我很好奇的是,突然有一天蔡總統找你說是不是一起合作?這個過程是怎麼樣?
明白。這些事情的層次非常多元,我很好奇,這都是你後來在政府組織中遊走得到的心得?這些心得如何得到的?
明白。你剛剛有提到的是低軌衛星,現在國科會也有一些活動上的往來,所以我們很好奇接下來數發部跟國科會會怎麼樣的合作?
彼此聯絡一下感情。
外面都說會有 300 人,我們也很想自己來丟履歷了。
一年、三年、五年的想像?
我們以中長期來看,一年後或者是三年後或者是五年後的數發部,或者是生生世世,你覺得應該要怎麼發展?
就跟兩大署的執掌重點是一樣的。
這藏了很多的東西。一個小小的東西,裡面還有暗藏公務人員的數位轉型。所以一開始會以資安?
一開始會從資安著手?
明白。接下來在成立之後,數位發展部的內容非常多,你接下來有沒有想要的工作排序?
你跟語言來相比,真的非常傳神。
跟以前工業設計時代不同,不然都還是要越過他們做的專利才有辦法達成。
這真的是很新的思維。以前的時代是疆域的範疇是固定的,所以先站好位置,其他的地方就會讓競爭者可以壓低,但從網路的思維的思維來看是沒有邊界、沒有大小。
你真的是創業家思維,平常人怎麼會這樣想,我都想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真的很妙。
我明白,但他們民主。
Cool,我們是民主的聯盟?
這真的是網路產業思維才會出現的東西。
明白。所以剛剛提到六司、兩署,還有三個層次,也就是社發、產發、突發。因為有很多是可以成立獨立的部門,為何你選擇這六個?
沒有監督的權利?
所以比較像文策院?有資金的?
還是會以法人的形式?
所以年底會有一個國家資通研究院?
好的。還是想要理解一下數發部整體籌備的狀態,因為先前有看到,您有對外提到現在是 6 司、2 署的編制,這個編制當中大致的執掌或者是未來的發展,大約有什麼樣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
但在初期承擔這麼大的責任,我怕您不永續,怎麼辦?
接下來如果要擔任數發部長也是持續講這句話?
為了什麼以前沒有想過這一件事?
懂的。但是這樣的方式會不會有不好的效果方式,像如果要商業化,會不會有其他的問題?
因為不用買進來嗎?
對。我們如何在新的方式中降低風險?
是,我就是想問這個,像以前開標案的時候,你知道公務體系歷史悠長,之所以被發明成這個樣子,一定是標案有必須存在的流程。
剛剛筱淇追問的是先前這幾個案件,因為您也有參與到,因為參與的過程中,一定可以學到一些事,您覺得在這些過程中,有沒有得到一些讓你在數發部推進的一些,比如像跟公部門體系合作的方式,也可能是政府部門如何跟私部門合作的方式,可能是對內、對外,在這幾個案子過程中,有沒有得到一些想法?
「全民韌性」?
那個時候還在做虛擬世界的法規調適。
我們今天是為了數發部的策劃而來的,很快就要揭牌了,我們非常期待,我從當年訪問蔡玉玲的時候,她就跟我說需要專責部會,我們談了非常非常久,也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在今年的這個時候,開始真的有這一件事,我們覺得有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