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不足的部分,我們再協調由醫學中心支援,大概是這兩個步驟。
我們朝兩個方向來做,第一個先跟三個醫院的院長來協調,看怎麼樣透過人力的資源調度,讓它完成,也就是以在地優先。
我比較不明白你的意思,因為這個是一直做下去,沒有停的。已經做了好多年,一直做,不知道您指的是什麼時候,或者是什麼東西?
我們帶回去請健保署研究。
剛剛蔣議員提到在宅醫療醫師的出訪費用?
已經是目前在執行中的計畫,我們會帶回去。因為這會涉及到全國性的規定,按照程序會到健保會上面討論。
我們跟三家醫院也會一起努力,儘量讓每一個人都有家庭醫師。臨時有什麼事,先打電話問一下,就不用一趟跑那麼遠,這個很重要。
不然從來沒有看過你,一下子就要透過電話要馬上評估是有困難,所以現在健保一直擴大家庭意識整合計畫。
您的理念我們都很支持,就是「家庭醫師制」,有一個家庭醫師才清楚你的病史,真的有變化的話,才有辦法提供判斷。
喔!蔣議員。
很抱歉,一直不知道怎麼稱呼您?
所以我們現在透過新的科技協助,遠距、穿戴式裝置,現在有試辦計畫,慢慢會擴大,但是要用二十四小時提供,以取代轉診大概是比較不可能,因為需要轉診的病人,都不是在家裡可以處理。
對。慢性疾病的處理,可以不用出來在家裡,這個對民眾也是最好。
……大概是屬於比較慢性……
在宅是另外一件事情。
但是回到今天的這一個問題,是為了解決轉診,需要轉診的病人,大部分沒有辦法用在宅處理。
這需要人力佈建,跟設備都要有。現在的醫生跟以前不一樣了,不是兩隻手就可以看,也要一些設備才有辦法。
現在一直擴大、一直在擴大,因為需要人力,醫師在醫院裡面一個上午看幾十個沒有問題,但是要到在宅的話,可能一個上午只能看一、兩個。
謝謝鄉親對在宅醫療的關切,理念上是我們在推動的在宅醫療,健保也都有給付,所以在宅醫療都有在做。
我想剛剛提到衛福部空中轉診審核中心,我們是就病人的醫療作評估,因為恆春地區跟離島不同,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地面、一個是空中,因此會就安全性及急迫性去選擇,跟澎湖的思考又不一樣,所以這個是專業上就個案的情形去評估,我們處理的是這樣。
會帶回去研究。
當然,必要的、真正有需求的這個部分,反而是應該要用公家的救護車,或者是什麼事情來作適當的安排轉診,這個可以整個再思考一下。我們潘院長是不是要補充?
不過有兩個考量:第一,怎麼樣不會因為救護車交通費的補助,而讓當地的醫院更難經營?也就是說他們本來能做的事情,剛剛給各位看了,很多是民眾自己要求的轉診,會不會之後因為有這一個的關係,讓在地的醫院其實更難去成長。
這我們帶回去研究。
全國的考量,我想還要跨部會,這不是衛福部單一決定。
這應該涉及到全國,不是只有恆春地區。
……如果需要的話,那個是免費的。
消防署到院前救護做的很好,所以救護車是免費的。
是指救護車,或者是一般的車輛?
以下是衛福部就恆春旅遊醫院,如何在未來提供鄉親更好醫療服務的部分,由醫管會王副執行長來跟大家報告。
以上是衛福部的第一個報告。
至於剛剛提到的,這是我們的審核機制。這幾年空中轉診,因為各地的醫療資源不斷地挹注,所以這幾年空中轉診的申請人數逐年下降,核准的人次,幾乎大部分都會同意,但是有一些病人真的不適合的時候,我們也會基於病人的考量,甚至考慮把醫師送過去,然後在當地處理。
這三類的轉診,除了器官移植之外,第一類是空中救援,這個大概是不得已,但是因為空中轉診有其限制,為了兼顧到病人的安全,是不是適合空中轉診,會不會造成病人更大的傷害,因此我們就委託了空中轉診的審核中心,也就是由北醫大在做全年二十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都有醫師進駐在裡面,接受偏鄉、離島地區的急救責任醫院的call-in,直接申請之後,立刻透過定點視訊及相關資料的傳輸,評估該病人的情形,以避免在空中轉診的過程中發生不必要的意外及進一步的傷害。
(簡報第15頁)有關於後送的部分,也就是大家關心空中後送,其實我們在過去有訂了空中轉診計畫,而這一個計畫主要是分成三個:第一個是所謂的空中救援;第二個是已經進入醫院的病人,因為當地醫療資源有限,必須後送,這個是空中轉診;第三個是為了器官移植的緊急需要,所以需要搶時間。
(簡報第14頁)在地也會努力,有一家部立醫院在這裡。今天潘院長、醫管會的副執行長也有來,如何提升旅遊醫院的能力提升在地醫療,再跟大家報告。
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要求義大要更多的人力進來,如果未來高榮獲得許可,在屏北建醫院的時候,醫院還沒有落成之前,就要先把人力拉進恆春這一個地方,來提供鄉親服務。
所以這一些在屏北新申請的醫院,我們都會要求,醫院還沒有蓋起來,人就要先到恆春來服務。
除了在屏北再提升急重症的照護能力之外,我們也會要求同時兼顧在恆春的能力。
未來,我們會持續做的事是,醫學中心的資源我們會再擴大,特別大家都知道義大醫院已經有申請了,在屏北有一個醫院,未來高雄榮總也會蓋分院。
專科的人力在屏東地區不容易聘請,我們又去協調醫學中心到恆春支援,所以105年開始,恆春地區有三家醫學中心,分別有八名七類的專科醫師,到恆春三家醫院進駐協助,對當地醫療能力,我相信也是有幫忙的。
另外,免不了要後送,因此在後送的部分,大家都知道從恆春一直到高雄,其實這一段路很漫長及遙遠,因此在路上我們建立了中繼站,在轉送的過程中,可以因為疾病的需求,可以就近先處理,以保障民眾生命安全,所以分別在枋寮、安泰及屏東基督教醫院去挹注資源,並提升急重症的照護能力。
除了公費生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在地的醫療能力,因此我們也積極輔導、挹注當地這三家醫院,大家可以看得到,我們也要很肯定在地三家醫院在上個月不幸火災發生之後,也是立刻發揮了第一線的救援能力,把所有的病人很安全地收治,這個是在急診的部分提升,因此南門、部旅及恆基三家醫院都有所謂提升醫院緊急能力的協助,在健保的部分也加成。
人力是最難找,各個地方都有這樣的狀況,大家也都知道這幾年五大皆空,所以公費生的部分,我們都會優先分發離島、恆春,這一些偏鄉交通很不方便的地方。我們都會優先分發這一些公費生,所以公費生一共五年,分發了三十位,科別都在這裡(如簡報所載),三家醫院都有公費生,不會只有到我們的部立醫院,包含恆基、南門醫院,都有列入公費生服務分發的對象醫院。
剛剛所說的是需求,以下報告的是資源帶進來的部分。
我們會先往中度及重度級來處理,等一下旅遊醫院也會再說明,再看一下疾病的樣態。
另外有一半是因為沒有辦法提供適切的治療跟檢驗,如果我們按照急診的檢傷分布,這四百多人裡面,我們把急診分成五級,第一級是最嚴重的,第五級、第四級是比較輕微,一至五級來看的話,這裡面屬於一、二級,我們認為比較急迫性一點的,統計起來在一百人次左右,這個是屬於一、二級的病人,需要處理的時間上需要比較快速。
像剛剛講到一年三萬人次的急診,轉出大概在九百多人次,這裡面轉的原因,大概有一半是病人本人或者是家屬的要求——這裡大概有很多,剛剛提到很多是外地人來的人,如果一旦需要住院,往往會希望回到本來的居住地或者是家屬方便照顧的地方,這個是屬於病人要求的部分。
這七百人次裡頭是每一個月急診病人數的變化,每一個月大概從兩千至兩千五百左右,2月份是因為有過年的長假,歷年都是這樣子,在比較長假期的時候,因為外來遊客多了,急診的人次也會比較突出。
(簡報第8頁)至於服務量的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剛剛講到五萬人口的在地,以及五百八十萬人次的旅客,需要緊急的人次大概這幾年,從兩萬八成長到三萬人次,這中間在急診就醫之後,轉出在恆春以外的大概是在九百人次左右。
以這樣的資源來看,提供的服務,網絡圖給大家參考,恆春醫院建立了轉診網絡,從102年開始做到現在,恆春地區後送的網絡就是以安泰醫院、高雄長庚醫院、義大醫院及屏基醫院,這個是我們規劃最快速,而且平常已經建立好轉診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