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有更多、更完善的稅賦機制?也許有一個以政府為首的海外單位、中立單位或者是基金會都可以,甚至可以輔導很多年輕人,創業其實不是只有在臺灣發生的,政委在全臺灣跑,其實這個模式是不是也可以延伸到海外?這個東西是五年、十年都可以走出去,並不是人去政息,讓年輕人踏出去就沒有辦法,並不是讓大財團加入,是不是可以讓年輕人加入。也就是政府的態度是什麼?
是不是政府給了第一筆金有30萬、40萬,可能10萬就出去,但是後面還有報帳的問題,補助這麼小小的額度,回國還要報帳,如果要這樣做海外的拓荒事業,有時是不容易或不行。
現在已經活四年,平均是五年,我們其實每一天都過得很緊張,政府有這麼大的機制,我們也接到有這麼多年輕人想要一起加入,想要學一個語言不容易,不管為了臺灣或者是為了自己生活,在外國一起拓荒是更不容易,一次下去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但是政府成為我們這麼多年輕人的後盾嗎?
我的問題是:有國外日、韓的模式到國外去做混合機制,到我國做南向政策的時候,這一、兩年來大部分的預算應該是灑在大企業身上、台商總會身上。
只要母國還是在這裡,所以有機會還是回來,在創業及小企業很多的書店及小吃店,可能先在大企業上班,但是他的家人或者是周邊的朋友就會去那邊開小型的餐廳,之後還是會回來。
舉一個例子:日、韓得到的是以政府結合企業財團的力量建立一些混合式的空間,像大企業去有政府在那邊做財團法人的研究院,他們做的時候是以企業的角色,我僱用員工以外,也把家人接過來,甚至在當地,也包含政府一起加入,也就是讓很多家庭可以在那邊生存,生存之後就產生了日本街、韓國街,把自己國家原生的力量帶出去,甚至在當地產生了混合式的經濟模式。
這一次的風向比較不一樣,希望年輕人在這裡面扮演主動的角色,問題來了,年輕人可以在這樣的機制當中取得什麼樣的資源?滿多的年輕人想要走出去,就會遇到資金的問題、在海外已經有的企業願意合作的機制,還有國家的戰略到底是什麼。
像我國新南向政策正在嘗試,更早以前也有做新南向,那個是外交方面,現在是要做國民文化經濟的這一塊,但是這一段期間以來,我們第一現場遇到的問題是,前一次是滿鼓勵年輕人加入一些大企業到東南亞去做企業的手腳。
政委好,我有一點半閒聊請教問題,我是在桃園這邊做東南亞書店,做的是把新住民從家庭帶出來,一起面向海外移工,來做比較創新的創業機制,這個是我們現在在做的,我們有做一些課程跟現場城市旅行的輔導。
您好,我是周熙,我來自東南亞文文教育創新暨研究協會,是臺灣第一家東南亞書店,在桃園這邊耕耘,現在算是第四年,現在算是新人的在地團體,我們持續跟全臺灣的學校、各地社區來合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