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邊也可以。
另外,也有爭取到一些經費,大概是明年會施行,也就是自主門戶,會由縱管處去推動,我們會用公部門的資源,鼓勵去發展一些在地的旅遊商品,不光只是開發的經費部分,甚至在商品上市的初期,我們都會有一些實質上的補貼,協助這一些小企業、多元旅遊商品能夠在市場上立足,以上分享,謝謝。
另外,法律上我不曉得怎麼解決,因為觀光發展力,我們在調整的時候,那一天跟組長在談,第一個反對的是既得利益者,旅行業非常強大反對,他們要把目前的執行業務,告訴他們說這個東西沒有湯、沒有肉,就會放棄的。像獵人學校會有射箭平常在玩的東西,但是他們在市場就會賣得很好,像這樣小眾的東西,這個既有的旅行社,他們的態度必須要不斷更化及說服。
像啟瑞、在地的團隊是很好的可以發揮的地方,在地的文化事實上單就市場,其實是有一定的競爭力。這因為政府制度的僵化埋沒掉,在市場上沒有辦法發光發熱,這個是非常可惜的。
但是在做這一種前端比較在地、小眾的商品開發時,一般的旅行社是不會去做的,像一般大型的旅行社是有這樣的財力,但是並不會看到這麼小眾的商品,但是花蓮、台東就是在這一些小眾的多元特色。
但是從我們在地的需求來講,公部門的角度來看,花蓮、台東這幾年經過了陸客人潮的洗禮之後,社會文化多元化的成長,我們看到很多在地社區的部落,事實上他們有很多的景點、文化特質,又或者是他們的傳統美食,事實上是很有吸引力的,經過一定的商業包裝之後,在市場上會有一定的價值跟消費,我們都看得到,那個東西很吸引人的。
說實在的,我們在公部門也有同樣議題、不同面向的困擾,之前啟瑞提到的時候,我就跑到觀光局找組長,他們提到他們非常認同,而且是正向、鼓勵,在地多元觀光發展,但是礙於法令,他們在公部門的角色,沒有辦法給予太多,但是在執法的彈性上,他們會保持的一定的彈性。
回過頭來講,花東目前在推的,因為上位有政策,要把有機農業的面積繼續擴大,花蓮、台東有非常大的耕作團隊,有機農的技術能力都很好。
我們政策上會把農業使用量減半,友善耕作、有機耕作也會去推動,我們也已經送到立法院去了,接下來有機的生產面積會擴大,友善耕作的面積也會擴大,這個是整體上讓農業生產比較永續、安全,對於整個環境都很健康,都是友善的農業生產產業。
前幾天農委會才開一個記者會,因為臺灣的農業技術非常發達,但是農藥的用量太高,高到全球第一。
剛剛處長有提到這個是食品安全、農產品安全,事實上現在消費者非常重視,臺灣是這樣,中國更是這樣子,這個是花蓮、台東的立基所在,因此花蓮、台東有機生產業是全國最大的。
之前農委會來花蓮有提到這個,也就是「四章一Q」,農產品的認證太複雜,有吉園圃等等,農委會已經簡化成一個認證標章,但是之前太小了,不太容易辨識,現在還在做調整。
剛剛有提到台東縣政府有一些正面的評價是不是可以分享?
我們是屬於行政院,所以在這邊的單位,農政單位、交通單位都是可以協助的對象,所以大家在做事、執行業務的時候,如果遇到什麼困難,其實我們最近有提供服務,請大家多多利用,謝謝。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