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我們在這張圖裡面看到一定是我們自製節目才會分享,純自製的節目。
因為現在正在談規劃比較希望跟學界來合作,以目前來說,因為學界目前有滿多既有成果,加上我們之後的trainning,希望發展臺灣的……因為本身難度滿高的,在電腦視覺上,個人覺得難度滿高。
對。
分享給民眾,只要搜尋需要的東西,就會拿去用,這樣4K單張的圖片,那個畫質非常好,我們也希望藉由這樣推展給國際,讓國際知道我們臺灣有多美,這個是比較新的想像。
現在在網路上,我們在Facebook上希望用一張圖都沒有辦法知道這一個版權是什麼,因此每一張輸出的圖用電腦視覺,會自動幫你歸類,不需要人,這裡面有一張桌子、餐具,會自動log出來。
因為公共電視有很多新的拍攝,也希望把臺灣最美的地標、風光或者是多元的地貌,可以經常性拍攝完成之後,自動會輸出到單張的圖。
這個NAS備份好的東西,也就是會有比較創新的「影像檢索」,也就是我們講的「Pattern Recognition」及「Computer Vision」的東西,自動會在video cut時會輸出一張圖片,4K的單張圖片跟現在在網路上看最大的差別是10 bit,所以亮度的變化是非常足夠。
但是如果超過三個禮拜的話,就會備份到比較便宜的NAS,慢慢儲存下來,但是還是以最高畫質的NAS為優先。
第二,我們看到這整個內容的架構,因為4K儲存的影音資料及所有相關的資料相當大,如果全部都用SAN的話,花費很高,因此在這裡面我們用SAN直接剪接。
這個參數設定滿重要的,因為4K不管是亮度或者是色彩變化非常大、畫質非常好,因為你在現場看的東西跟實際拍的monitor並不是完全相符的,因此我們現在提出一個我們把4K後期調光的東西,移到前前期的東西,等於是把後期在拍攝之前先調好,先把大概的參數在現場讓編導、攝影師看到會比較接近拍出來的結果,把這個東西往前調,這個東西拍回來之後,真正到後期做細調光的話,可以減少大概三分之一時間的流程,而且會讓還原度比較高,所以這個是第一個。
我大概跟各位解釋一下,因為在4K最重要的是調光,早期我們在看影音的東西,是vedio檔,最多再加audio,現在4K拍出來slog檔或者是raw檔,差別在於影音資料之外,會再加一個純txt的文字檔,這個文字檔是包含了所有要使用這一段影音攝影機一些參數的設定。
大家看一下我們這次規劃裡面,有三個比較創新的東西,請看一下(簡報第12頁)最左上方有一個「外景4K調光車」,這個是目前為止臺灣並沒有這樣的創舉。
我是公共電視製作部經理,敝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