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覺得今天的資訊對我們非常幫助。
瞭解。像剛剛舉例的eTag公司有這樣的性質,像一些犯罪的資料也是。
還有像永續的這一件事,我們覺得很重要,好不容易從家裡拉到職場,也就是心態上可以拉到職場,如果這個是有去的,也就是可能一個方式。
我想方向還滿清楚的,謝謝政委給我們的意見。
所以這一件事,要看各地方政府執行的方法或者是清洗的方法,去彙整。
像剛剛提出來的這一個方向應該是可行的方向,剛剛政委建議我們幾個單位,我們就會後續再來做就可以了。
不管是從技術面或者是整個部分?
所以這部分比較像由執行單位提出來,或許依我們的角度去take?
所以grand challenge是一個什麼流程?
所以一樣是從AI的這一個題目開始發想,一方面可以解決類似有關於技術相關研究的問題,同時又可以帶到labor intensive的話,這也是我們可以著力的,所以不是只有純粹labor intensive。
這個我可以補充一下,有關於技術的部分,因為若水的創辦人是張明正先生,我們也有機會去找趨勢相關的人才。
所以這一件事就去各地方政府或者機關去看?
依照政委的觀察,以目前這些開放的資料裡面,有沒有哪裡一些議題,不管是民眾最關心,或者是把它提出來,讓大家共同去做類似的主題?
這也適用類似資料清洗等等的服務?
所以這個是社企的generic的服務?
約略有聽說。
我們再更進一步來看的話,政委有什麼建議?
所以網站的部分是國發會資管處在處理?
所以現在這個計畫,是哪一個單位在執行?
第二個部分,我們可以發揮兩個目的,也就是社會影響力,也就是持續為身障者持續創造更多的機會。第二個是在AI的部分能夠有一些貢獻,我想今天最主要的目的,我們有沒有一些共同的交集,可以再往下談。
所以我想的是,我們是不是有機會把這幾個東西串起來,第一個部分是當然以政府的角度,Open Data後,我們把這個資料更加活化,然後讓這一些資料出來之後,促進相關的產業跟人員進一步的利用,甚至是有資料之後可以有AI的特質在。
Data到API某個程度會有一些資料,或者是原始的資料在建置過程中,某些原因可能不是那麼可讀,或者是資料的欠缺,那個部分存在滿多的工作機會。
我們想說開放資料,如果要把data呈現在前面,臺灣有一個Open Data的網站,這上面的Data要到程式跟機器利用,這個需要經過某個部分,就像政委之前講到OpenAPI。
我現在發現一個狀況是很想學AI跟演算法,但沒有足夠的資料來解決,所以這個部分又套到開放資料的脈絡。
可是現在有一點,AI跟機器學習可能是同義詞,可是機器學習的基礎是要有大量的資料。
是,更重要的是,全臺灣有十四萬的重度身障著在家裡,沒有辦法出門到辦公室,我們希望以網路雲端的契機,是不是可以創造本部的就業機會,然後再加上一些特質,看到一個點是可以互相銜接的,也就是現在講到AI的浪潮,政府不管是在前瞻或者是各項計畫裡面也想要培育跟AI討論的人才。
我們的願景是盡可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當然BIM本身在臺灣的市場規模一定有一個天花板,在上面所從事的從業人員還是有一些限制,像手部的動作不是那麼精細,就沒有辦法做建模。
這個是在四、五年裡面發現,在labor intensive的部分,又可以跟科技結合,其實是可以找到一個共同的model。
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性質,也就是在建模的這一件事,本身是一個非常labor intensive的工作,所以需要滿多的人力做3D的模型。
在2012年開始做實務上的應用,也就是BIM的team,在做3D建模,到目前為止,若水是臺灣top 2的提供者。
另外一個部分是,我們希望在提供就業機會的手法,是希望能夠以商業模式的方式來進行,所以我們希望提供不管是產品或者是服務,是可以真正貼近到客戶的需求,而由需求裡面在從後面的營運端展開。
反倒中間的這一群人,或許學有社會學校的訓練,但是在就業環境也慢慢變更,所以若水focus在中間的這群人。
另外一個比較高端的是,身障者本身已經具有不錯的就業能力,其實跟你、我一樣,自己本身是有辦法在職場上獲得一個工作機會。
我們大概在2012年轉型,投入身障就業開始作商轉是在這一個時間,在一般身障就業裡面,我們自己看的是M型化的兩端光譜,其中的一段是庇護性工廠,就是大家比較常聽到的喜憨兒烘焙之類的。
好,我很快帶一下,如果政委有需要的話,我會再說明。
前兩個禮拜在社企流的會議,政委有去參加,我們若水也有夥伴在那邊,所以我想說在說明我的來意之前,不知道政委對於若水的瞭解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