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也是。要做的話當然可以做,就是看要怎麼弄、怎麼做。
Covid之後的世界一定要改,奧運的做法一定不一樣,如果要推動,像跟以前的方式要做的話,當然會不一樣,像全世界大家都可以接受,問題是在這裡。
現在東京奧運開始推動明年要辦的話,也就是對選手的檢查,這個計畫是開始了,大家要做的前提開始動作,不能等到明年3、4月,要做就馬上來做,這樣當然來不及。
這個對臺灣來講是很lucky,安倍對臺灣這麼有親密感是家庭的問題,當然安倍對臺灣也很有親密感,所以對臺灣的概念是普通的,我們覺得安倍很特別,不要期待現在的這位,我們要繼續努力,希望多給臺灣更好的態度,這個是我們的工作。
其實是在前面的。
也是給年輕人機會。
有新的點再開。我也聽說像年輕人要自己開店的成本也很低。
日本有人失敗,就會被貼標籤說這是失敗的人,不會再給他機會,我覺得不好。像我家旁邊有很多吃的東西、賣女孩子的東西,開店一、兩個月,生意不好的話就關起來。
像安倍先生2009年卸任,戰後的話,他是第一個。
失敗的經驗也是分享。
如果我失敗,別人做一樣的事情,他也是失敗了。
日本是一失敗再回來的機會比較低。
你以前沒有出書的經驗,不過不管是第一本或者是第幾本,沒有關係。
11月底左右。
這本書在日本是第一本有關於唐鳳的書,以前的採訪大部分都是雜誌……
就是比較短的、很容易記的關鍵字。因為他們要寫這本書的前言,希望唐鳳給日本年輕人訊息,因為他們現在數位化的社會,未來也應該要進步,你想要給年輕人什麼樣的訊息?
有人想要改變社會的人,您覺得對他們來講要學習什麼、考慮什麼?有沒有什麼建議給他們?
日本也有社會企業,以前的社會運動,像環境、核能的社會運動跟商業合一起。
數位、現實適合的東西,要分開考慮嗎?
對,所以網路比不上現實。
因為現在日本學習是10月開始,很多都已經沒有開辦了,上課的方式都是用視訊的方式, 所以所有的課程都用視訊上,這樣可以嗎?有人覺得視訊跟現實上課合起來比較好。
所以有親密感。我們政治方面太傳統了,因為日本的需求變動很多,政治方面慢慢變,或許沒有進步,但是隔壁的鄰居即臺灣,改革的速度太快了,所以很多日本人羨慕臺灣的速度。
日本人來過臺灣,不管是臺灣的政治是不是有關係,所以聽到新聞,就是口罩APP的天才大臣。
沒有用的。像臺灣有健保卡修改一下,便利商店、藥局都可以用,速度完全不一樣,結果臺灣已經成功,沒有開放國外的朋友來而已,國內很安全,日本人是限制來幾個,另外一個是,對日本人來講是30幾歲的政委,IQ 180,像這種人在日本人不會當政委這麼重要的位置,為何臺灣可以這樣多樣性?
因為羨慕吧!像我們以前講IT大臣,70幾歲可以用手機,好像不是專業的人,當然也因為疫情的關係,像口罩地圖、APP,全部都是數位的。
一邊上班、一邊創業也可以。
所以臺灣比較彈性?
老一輩,像爸爸、媽媽進去大企業工作,像很高薪水等等,當然是家長希望的。
所以重視經驗是比較好的,日本是重視學歷的概念比較強。
學歷信仰的問題是變成要找工作的工具,像臺灣大學畢業就拿到工作,沒有學歷就找不到工作。
第三個這個問題,臺灣跟日本都沒有差,日本重視學歷,很像是學歷信仰,也就是優秀的大學畢業就很好了,學歷是怎麼樣的東西?
如果看不懂的話,他問我什麼,不懂,不管詩學或者是什麼,還是國文能力要夠。
有個很好的例子,像日橋學裡面有很多混血的小孩,一年級的時候數學很簡單,也就是一加一是二,二年級以上的,有三的話……
這是參加活動嗎?
薪水可以調的。
如果要日本當顧問,你願意嗎?
要問更年輕或者是老人的,有很多樣的意見。
沒有錯,因為對我們來講是後天自己學習數位的,對小孩來說一出生就是了,所以對數位的價值觀或是看法不一樣。
對我們來講成立數位廳的時間太晚了,不過還是有成立,我們應該要高興。如果您要建議給日本的數位廳,要是有建議的話,有什麼建議?
剛剛講到數位的事情,像昨天日本安倍已經下台了,日本的新首相菅義偉有說想要成立數位廳。
先這樣子。
日本的社會要引進臺灣的東西,像系統或者是想法的概念,有這個東西嗎?
因為日本的年輕人覺得投票沒有改變,首相改變也沒有很大的改變,會覺得就不用去投票,就會覺得政治很無聊。
臺灣的年輕人,你看到有經驗的,像太陽花等等,就是會覺得投票跟發言可以改變社會,這個經驗滿幫助年輕人的意識?
日本時代的概念?
你跟日本年輕時代,應該有滿多的朋友。
你覺得臺灣有、日本沒有?
有很多方面的合作。
臺灣跟日本沒有外交關係,在民間不管是老的人或者是年輕的人,很多日本人對臺灣人都很有好感,民間的文化交流也滿豐富。您覺得今後臺灣跟日本的關係,怎麼樣推動你有沒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