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資安問題,公部門並不同意使用無線網路,請問這樣的限制是否會影響我國的資訊發展?包括使用互動性強的社群媒體的使用,與民眾溝通?
在公務體系中改革或創新方案的落實與執行有時會在科層政治當中消弭於無形,這是公務體系長久以來的文化所致。您是否意識到此一問題?您是否有什麼具體方法可以使您的理想得以落實?
哪一些部會在運用網路工具進行溝通上做得不錯?
如何透過社群平台包裝「外交議題」,爭取國人瞭解及國際支持?
蔡總統上任後曾表示將成為最會溝通的政府 然而上任後仍有如一例一休、婚姻平權等議題,遭到不少反對聲浪。作為第一位數位政委,對於政府與人民溝通這件事有沒有什麼看法?網路社群媒體或新媒體是否/如何在當中扮演更有效的角色?
外交業務多數涉密,請問該如何和「開放政府」概念協調?
年輕人應該怎麼關心政治,政治都被少數人所掌握,年輕人很難受到重視?
教授分享過他在行政院被質詢的經驗,黃某議員將時間問一些本來就知道的事實,真正議題卻忽略而不討論,變成各說各話的空談。科技專家在面對議員,仿佛是對小學生說話,但重大決議還需要它們同意,不懂裝懂胡亂批評或為反而反,而且還領著來自納稅的高額薪水,請問委員在面對專業不同官員時,有沒有在議題上將雙方拉至同水平的方法,謝謝你。
VR、AR可以有很多應用,但大部分都是跟理工、遊戲應用有關,想請問這樣理工為主的發展趨勢,文學文組要怎麼辦呢?或者以這樣的發展來看,要如何才能跟傳統文化、文學結合?
虛擬實境對人際關係的具體影響為何?
在行政院的主要業務?
卯月我婆!
您好,我想請問您對近年高職技職體系,都要去唸科技大學之類的,高中也有加很多技職能力,這樣是不是能力取向模糊?這一件事會不會讓產業分工失去競爭性?
我們不能否認虛擬世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但在匿名風向的反串跟偏激的發言?
如何解決臺灣填鴨式教育,以考試決定一位學生價值的教育?
設定八場通識講座為畢業門檻的意義到底在哪?真正想聽的人被其他人擠掉而聽不到,不想聽的人為了畢業還是得排隊進來滑手機,喔學校可能會覺得,如果沒有這個規定的話,有些講座人會太少,嗯嗯,那何不檢討一下,為什麼有些講座會沒有人想去聽,而這種大家沒興趣的講座,難道學生為了畢業而進來就真的會認真聽嗎?像這種唐鳳來演講的講座還怕沒人聽?
政委可以分享一下自學coding的歷程嗎?
請問政委覺得國立大學設立車管會拖學生的車賺不義之財,辦了車證還沒位置停,營收可觀卻不改善停車環境,這樣的組織存在,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看到這種問題,你會不會覺得這間大學的學生很無聊?
請問VR、AR除了遊戲應用還有什麼其他用處嗎?
廢除車管會?
之前唐政府有上PTT徵才,結果被KMT批評的好像很爛一樣,可是就現實面來看,PTT是全台最多人使用的網路平台及裡面的鄉民也有不少人在某些方面比民意代表還要專業,後來也沒什麼消息了,可以請唐委員講一下後續的發展嗎?
請問唐鳳政委,加入政府一段時間了,會不會覺得依臺灣法律的執行率、效力,要真正執行你想做的事非常困難?如果想改變是你加入政府的原因,那請問想把臺灣數位化到什麼程度?有相信多久時間能達到目標嗎?請問對apple pay要進入臺灣的看法?
請問演講應該提早多久到,對於提早一小時來排隊這一種現象有沒有什麼想法?會覺得應該還是病態?
對於被解雇的科技部長,中山前校長,楊弘敦老師,你的印象如何?
樓下電腦剛剛當機了,看不到直播,對於中山這樣垃圾的硬體設備還敢說南部一流大學,政委不覺得廠廠嗎?
如果進了大學是為了追求學習,那透過學分門檻制度來束縛學生學習的方向,我想並不是一個很明智的做法,再者學生並不是只有跟自己本身科系相關的才能可以發展;然而學生卻容易因為如此的制度而在時間上有所受限,甚至許多學習因此而被迫放棄手上的東西,而繼續被綁架在『大學』這個枷鎖中。請問政委對此的看法。
政府有意推動國小、國中基礎程式教育,請問政委對於程式課程納入國中小課綱有何看法?臺灣會不會變成人人皆在補習code怪象
對於『暗網』這種充滿許多非法人事物的平台該以什麼態度去面對?政府對這方面有知道什麼嗎?
會不會覺得政府官員是一堆老人,在溝通上很有障礙?
關於電競產業開放十位替代役,是好不容易爭取到了,然而才剛頒布沒多久,今年開始LMS有三支隊伍(原為兩支)可去打世界賽,光正選選手就十五名,更別說含替補等等的選手。電競替代役是臺灣的一大進步,但不知唐政務委員對於自有何想法或是願景呢?(名額過少或是進步緩慢)
身為一個跨性別者,如何面對周遭可能不友善的人、事、物?
不要告訴我技術上做不到,TA課程跟教授他們評鑑時數都已經採取線上觀看授證。這種對學生曉以大義說是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實質上是對學生的不信任、將學生當作演講動員工具的爛制度什麼時候才要廢除?
如果來大學之道,結果排不到的人,只是到一樓看直播,請學校給一個不能把演講放在網路上給同學點閱換場數的理由。
政府開放資訊越多,不就讓敵人或有心人更輕鬆獲取許多資訊?那您會怎麼回應?另外,進入政府體制到目前為止,所遇見的瓶頸是什麼?
偶爾會被網友捕獲「野生唐鳳」,如小惡魔、PTT等,但網路議題眾多且複雜,您在什麼狀況或標準下會選擇親自回應呢?
泰國央行總裁Veerathai Santiprabhob在2016年2月宣誓將帶領泰國金融業全力衝刺電子支付系統,並強調FinTech產業的發展將有利於泰國提升國家競爭力,臺灣在這方面不但落後美國PayPal,更落後中國三大支付業者BAT,現在更可能落後泰國,不談超越或並駕齊驅,政委將如何協助臺灣得以接軌國際?
臺灣政府的「資訊安全」能力,是否能面對網軍跟特定機構干擾侵入?
開放政府有終極目標嗎?離這個目標的進程設計如何?
如何看待網路言論跟傳統大眾傳媒的差異?
如何看待「網路公民參與時代」與「傳統代議制」之間的關係?
從第九屆立法院開始,大小型會議都要求直播或錄影或上網,而且現在就連黨團協商,之前說所謂最後的堡壘也被這樣子處理了。但是民眾認為還是會認為私下到飯店、餐廳或招待所喬,然後喬完之後再上場演一場戲就可以了,您認為應該如何處理?
會不會有世代的問題,老人家(普遍五十歲以上)他們不會用科技(也不會想學),可是他們很常受到臉書、line上面奇怪的文章(未經查證、偏激)影響,怎麼辦?
政委號召募集熱血公務員,請問您的想法是什麼?
人人都能表達不同意見是民主社會最珍貴的價值,但是當前臺灣社會資訊混亂,每個人都搶著當柯南,都搶著當專家,任何政府與社會大眾應該如何能夠有效地過濾調偏激或不正確的資訊,讓每個人得以獲得正確資訊?兩年前的服貿是一例,近年來多元成家的激烈辯論(偏激與不正確也偏多)也是一例。
有沒有可能把這個平台跟i-voting結合?
謝謝精彩的演講,我覺得Crowdsourcing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強,但是最後您有列出六個意見,這是誰來列的,最後大家凝聚的六個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
你好,感謝你這個報告。我一般看g0v都是資訊的平台,剛才了解到推動政策的過程。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我們香港應該有自己的Wikileaks,事實上沒有,你們好象有一點像,但是又不太像,是因為用公開的資訊來做一些整理,你們有沒有這方面的計劃?第二個問題,臺灣常常看到的民意很多時候都是媒體主動,有些政策建議政府不一定會接納,你們跟媒體的關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