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談這樣,就拍攝。
完全不喝?
那你喝酒嗎?
不會跟這一些無聊的人吃飯?
你會有應酬嗎?
晚上呢?
你會固定5、6點下班回家,是這樣的事情?
無聊的問題是,你一週的時間怎麼區分?因為並不是常來。
像疫情之前,有很多國家的場合在討論,外國人最常好奇問你的是什麼?
回到這一種大的主題,大的主題是「臺灣如何跟世界說故事」,你覺得怎麼說?
刊登一下。為何特別喜歡Leonard Cohen?
可以刊登嗎?
到現在會反覆回去再翻的書或者是最常的?
每天或者是每週會留給自己看書的時間?
但是有意識知道在做夢?就是睡夢中是有意識的?
你有特別去學一種學習?也就做這一種有意識的……
你的工作會希望幫助人民相信政府嗎?
你不會說是「臺灣人」嗎?
你不會覺得有回家的感覺?
看到情感的連結,也就是看到臺灣是存在的。
我覺得不是治理模式,而是一開始定義什麼是臺灣認同,因為會有一種歸屬感。
我補充一句話,我上廁所想到的。為什麼挑唐鳳,我覺得臺灣常常說自己是優點,我覺得特別多元跟開放,這個在唐鳳的身上是很明顯的價值,像civic tech這一件事,所以我覺得是現在臺灣、未來臺灣要注意到代表性的,所以我覺得多元開放是很重要的敘事的主軸。
每個月一次嗎?
就介紹做什麼東西。
最好先給圖片,我們也不是非常熟(內容)。
你想要準備什麼?有一個問題是圖表或者是什麼。
差不多了。
所以像日、韓遠比台灣落後很多?
你覺得這一個意義及下一步為何?
像去年的「Global Open Data Index」號稱是第一名?
那不可能,調查報導如果要成案……
八百八十萬不可能。
好幾個粉絲團?
你們有沒有新的計畫?
這一些問題還是一般名嘴會常常提。
這個反應怎麼樣?
我是沒有仔細看,我不同意這個比較,輕軌涉及到很多,不管是不是區域平衡,對不對是一件事。
第一集訪問蔣萬安委員,他就說新加坡發展無人車,怎麼還在做輕軌。
前瞻計畫想問你個人意見,有很多的批評,也就是不夠前瞻,對未來都是基礎建設,你怎麼看?
要五百個。
你會不會覺得有瓶頸?或者讓更多人來關心公共事務?
這個也是想要請問兩位,這四、五年,你們覺得改變了什麼?不管對政府是公民有什麼累積性的改變?
這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也是新的?
我想要問的是,那公民真的有興趣參與嗎?這個是古典政治學的討論,自己在家裡更舒服,為什麼要參與?政府希望更多人參與,你剛剛提到……
這個滿重要,這個比較少,也就是公民參與。
社群加持是什麼?
你們各自負責的平台有沒有合作過?
有一個問題,因為你之前有參與一些「vTaiwan」的計畫,你當政委之後,這個架構我不知道對不對,也就是開放政府的關鍵是不是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內部的,像行政程序的透明化,一個是政府跟民間的關係,您覺得有做什麼跟之前不一樣的嗎?也就是從民間身分幫助「vTaiwan」跟當政委有沒有新的機制?
滿有趣的,一個是整合,唐鳳也有提到VR,也就是有一個線下直接討論,VR是不是變成一個突破,你覺得這個?
剛剛提到線上討論是有限的,如果要有利的話,是需要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