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對。覺得臺灣是不是有辦法好好尊重不同人的型態,或者是獨特性,又或者是最後可能三、四十年的時候又回到單一化?
但是這樣的教育就產生一個現象,從單一化到多元型態,但是單一化的聲浪永遠不會比較小的,畢竟"比較的思維"是所有人的習慣,這會是一種消長,多元化久了似乎會再回到單一模式。
像臺灣教育問題。
我來這邊只是代表個人,並不是什麼團體。
但是這個制度不怎麼完善,因為臺灣是看高中的學習歷程,加上考試跟審查,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外國人來臺灣考都可以考得過,可能像語言諸如此類的,有沒有可能什麼新的制度方案?
而且思維脈絡會變成衝突性很高、複雜度更高,對整體文化多型態會巨有很大的意義。另外,所謂的大學整併也不一定會整個成立?
如果我們越能吸引國外優秀的人來唸臺灣的大學,不也帶來了文化多樣性,與多型態思維。
僑生一直以來都有,我指的是更廣義的學生。
另外,我在想的是,廣設大學雖然很多人都說要慢慢地合併縮限之類的,是否能有個轉換的方法?像臺灣最優秀的學生,可能大學的時候跑去美國唸,相對的臺灣的大學在國際能見度越高,應該也越能吸引外國的高材生。
OK。原本大學的制度,比較不符合快速變遷的科技社會。
OK。我以為只有網路學習的方式。
這個最多在籌備階段吧!
但是這個是透過跟這個學校或者是教授?
有點像以前的碩班的學程的概念。
所以這種概念是指申請什麼或者跟校方接觸?
所謂的課程學習還是要回到大學端去學?
但是這個制度是做了什麼,並不是學位……
學位也是?
要重新考大學,是拿另外一個領域的,你懂我的意思嗎?這樣為何不做社會大學?
或者是中間會有一個空窗期,讓他知道興趣的方向。再做選擇,但是這樣是可能不具某個特定專長。
所以廣設大學本身,也未必是個錯誤的方針,對吧?
重點是,大學學位普及化,跟大學生能力專業化,其實並沒有衝突。
升學制度是必依然會存在,所以看起來學歷似乎真的在通膨,十幾年以來就一直有這種社會批判的風氣,就是大學生普及化,很像程度不夠一樣。
所以我就覺得雖然每個獨特性,不一定會唸大學,但是升學制度是一直存在。
等於強化每個人的獨特性。
他們還要看這個人的學群,不是嗎?
相對是一個線性比較。
沒有錯。但是大學教授在看待的時候,如果要選擇人的話,應該也會要求……
因為最後要面對升學的話……
高中好像要不同學群的概念,會不會是一種雖然多樣性跟多型態出現了。
因為你有參與十二年國教的制定?
有個教育的問題。
簡單的說,健保還是會做個卡榫,以一個單位為準,至於這個單位大小可以另外設計。
所以二等親的考量是比較困難?
但是社區就產生兩個疑慮,就是先天疾病或者是慢性疾病或者是老人家的疾病很難定義,或者是比如洗腎病患,這個更明顯。另一是,社會或社區人口的變遷。
另外一個狀況是,健保當然會增資,隨著國人醫療知識的增加,以及醫療科技蓬勃發展,總資本額理論上應該會增加,但是面對不斷的浪費醫療資源的民眾,是不是應該有所限制,就是使用量卡榫的問題,我有一個想法,例如:浪費了健保費用會連動到跟二等親之類的方案,講實在話就是連坐法的概念。以一個人來設定額度上限好像有點太苛刻,所以以一個家族……
已經很多人在提這個問題了,如果這麼做又會變成好像是有些窮人就更尷尬了,所以我就覺得為何臺灣的醫療這麼強大,去跟國外做合作研發,這樣的話,我們可能研發成本會比較低,當然也是原廠的概念,不論是檢查或者是藥物方面,整個醫療系統的照護,前面的預防、根治到後面的流程,現在很多人都說要用原廠的東西,當然原廠比較好,就是資本主義,我們不可能跟得上,這樣的話,健保自然會不斷的增資,就導致現在缺額先增資,五年缺額再增資,十年後缺額再增資。
我的提議是,大家長期以來的是,大家都沒有限額的花費。
但是事實上健保的這種方式對體制外來說,也就是這整個世界研發產品,都是資本主義在研發,所以對體制內來說不斷增資,也追不上體制外資本主義的增額,這樣的話,我們不斷增資,如果是無限上綱的增資,是不是沒有太多的意義?
我想問一下健保,因為我覺得健保體制很像共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