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圖,這個圖基本上就是縣市收入,就是會考C的比率。
應該沒有。
最重要的是就算進度相同,可以用他自己的速度來,他的進度,其實這一個前提是成立的話,每一個孩子有載具就是必要的。
是。
當然目前數理科是因為先備、後備的關聯性是很強的,這一種概念強的科目就適合這樣子,當然文史課的……
沒錯。
Facilitator,然後去看這一個孩子影片哪裡看不過,其實大部分的時候老師就是在確認孩子的學習單的自學狀況有沒有問題,然後解決他的問題,或者是引導其他的孩子來解決卡住孩子的問題,所以整個教學現場的狀況,孩子完全幾乎都不是教同一課本了,這個跟同一進度的思維已經差很多了。
這裡面是宜蘭大同鄉的孩子,他們在上數學課,這個數學課教分數,每一個六年級的孩子有小三至小五不等,有很多小孩子的程度落後,他們是用「均一教育平台」的主題式評量去定位這一個孩子其實在三年級或者是四年級或者是五年級有問題,所以這一個堂課當中,每一個孩子其實是不同的進度,同時是在上適合他的三或四或五年級的進度。
我直接播一個1分鐘的小影片給你。
這一件事我想最後要提的就是說,如果我們剛剛講的那一些計畫都很難調、改,可是整個大環境是讓學生、老師使用數位工具都很方便,民間有競爭力的平台,自己本來就會跳出來,這個跳出來又會再形成跟公部門互動當中更明顯的免於效應,所以其實這個環境如果解開來的話,其實回頭也可以去影響。
目前的想像,我覺得已經八年,但沒有拉得夠遠的時候,沒有看到這一個需要,其實是在各個科目的學習,不是只是「technology as content, technology as tool」的時候,我去看了一下預算,大概是相關這樣子的狀況,包括用投影機、主要其實是在建科技教室,這個比較是人fix的地方,而不是行動載具到人的地方,所以這個當中使用情境的差別會導致後面其實各個平台……
我後來去看了一下,當然這個就太細了,主要是有一個總目標想像,就是校校1G,這個東西是用具體的一些實用數據去算出來的,當然我們知道頻寬有在提升,但是頻寬現在是從100m升到300m。
我剛好有一個東西,因為其實之前有寄給院長稍微看過,但是主要是更整體的,就是剛剛在數位學習深耕計畫,主要是數位助教這一塊,在很簡單教育模式的變化之下,其實我們剛剛談的主要是這一塊,也就是智慧助教當中的內容,我們的提議是內容、系統要一起看,同一時間其實這個是教學現場比較接地氣的部分,也就是老師要升級,但是更整體的是基礎建設環境的部分,這個基礎建設環境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中央政府要做什麼,最適合中央政府介入的。
有帶。
……e-Game。
應該就是台北市。
最後,有一點BOT的概念,就是說我們過去試圖是用整合的方式看怎麼跟政府這邊合作,但是如果不是有效的方法,或許把「均一教育平台」當作一個鯰魚,就是說獨立出來,如果有一個怎麼樣預算的配搭等等,包含要求軟體、課程的研發,然後去符合現場學生課綱的要求,我想這個都很樂意看看怎麼樣做。
再來是不能只看影片了,軟體跟AI,不管是教育部、科技部或相關的部會在這當中比較有深度的投資,我想這個您也瞭解不是雨露均霑式的東西做出來的,本來就要有夠大的資料量才能做出相關的東西,科技部中研院這邊應該都要有一些能量的整合。
再來,怎麼樣讓心態變得比較開放,一個是去外面看,但如果真的有辦法在這一個過程中辦比較大型的MOOCs論壇,強迫我們要往世界看清楚跟互動的深度要更深,這個比較有機會把一些心態打開。
所以最後幾個建議是,在機制上怎麼樣能夠是模範的MOOCs找名師參與,在這一個過程中,當然要有效的交棒機制。
不過我想特別跟政委報告,這一件事如果單純工具發展,不一定也不容易變成這樣,因為其實串了很多現場的推廣等等。
同一個時間,這個使用更開心的是,看到偏鄉及弱勢,所以這個偏遠鄉鎮其實是宜蘭裡面的大同跟南澳鄉,所以使用百分比跟次數都較高,同一時間對於前測PR較後段的孩子,他的幫助較明顯。
我想更重要的事情是,真正對學生有幫助,因為宜蘭是使用比例最高的,加上後台資料建置是完整,學生的背景資料等等,所以宜蘭的學生用他們的教育帳號,登入「均一教育平台」以後,我們把宜蘭的資料跟「均一教育平台」的資料放在一起,由第三方台大經濟系系主任去做成效分析,發現原本程度相同的孩子,在四升五年級的時候,經過兩年「均一教育平台」的使用或者是沒有使用,在六年級的後測,PR增加值、用得越深、非常深,可以差到十幾個PR,我想這個是明確的證明。
OK,好。
這個大概是各縣市使用,每一週會去盯的,這個是過去一學期平均的狀況,六都是總使用量多,但是把「K to 12」的學生當分母,然後用比例來看的話,大概宜、花、東或者是資源比較缺乏的縣市是高的,這個是我們的使命。
我們非常開心的是,看見相關性已經出來了,所以等一下會有一個圖。
我們自己是習慣用IOOI來衡量我們的成功,從in put到資源的投入,然後到out put產出,我想很多計畫大概就停在這邊,當然我們要看的是使用數、使用深度,最重、最後甚至是串到end to end的數據,就是最後真正學習成果的提升、老師教學的改變,然後把相關性串起來。
OK,這邊大概就是至少從GA上面看到的用的熱點,所以除了幾個都會區之外,最重要的是包括像宜蘭、花蓮、台東都用很多,這個是我們甘心偏鄉的,我們下一頁就會看到。
對。
最後,讓政委再瞭解一下「均一教育平台」的簡單現況,我想「均一教育平台」現在超過一萬支教學影片,因為時間有限,軟體的部分有很多,像教練的頁面、推薦的功能等等,都是圍繞在personalized、teaching跟learning的這個上面,現在大概有七十五萬個使用者,每週使用weekly active user是三萬八,這個weekly active的定義不是看GA,而是看真正有用影片。
今天坐在這裡,不會突然跑來找唐政委,過去跟教育部的各個司、署,然後甚至有關單位去做溝通,就是希望民間跟政府合作,但是目前看起來並沒有實際的機制。
幾個重要的發展跟過去幾年,不管是作文自動批改、中國大陸現在兩款高考機器人參加,包括數學等等的大考及個人教育很完整的這一些趨勢,從平台到現場教學,這個大概都沒有被有效看到。
更重要的是,既然過去已經做了四年,這裡面有沒有完整PDCA跟review,目前沒有看到站在過去的基礎上往走。
所以新一代數位學習計畫延續是數位學習深耕計畫,也就是接下來要去好好反思的是,還是一樣,至少從計畫我們看得到的大綱並沒有瞭解這一些關鍵成功因素。
這個有滿重要的事情是,因為過去推了四年了,又找了這麼多老師來做事情,當中有很多work,不做還好,做了以後接下來要再繼續做什麼,其實已經累積第一線的反感,如果再不矯正過來,其實反而真正的使用者對這一個東西很排斥,之後做得再好的平台都會變成扣分。
再來的話,投資主要比較容易的事情是錄影片,重要的事,其實基本上沒有人在做。接著這兩個文字就不唸了。
所以剛剛唐政委有提到跨司、署溝通的問題,有滿嚴重本位主義當中我們所看見的。
對,什麼都沒有。
大部分在裡面因為都是用計畫的形式,都會有計畫主持人,坦白說主責的主持人、教授其實是沒有做過數位教育或者至少做一個MOOCs的課程……
所以我想就是說,這裡面外行領導那就算了,如果心態開放,願意比如跨司署或者是跨官方民間,那就還有機會,但是重點是心態又封閉,所以整個過程當中沒有去掌握MOOCs的關鍵成功因素。
沒問題。這個是大概的數據。這裡要呈現的是,我們單一單位不管怎麼樣去比,大概都不可能跟別人比,但是又是資源分散,這是一個滿結構性的問題。
對不起。
「酷課雲」看起來透過緯創是有滿多人,他們就我理解是對岸的工程師,均一目前是九個正職加七個兼職的夥伴,過去是一年兩千四百萬的預算,如果我們真的比較有世界級、影響力的「K to 12 MOOCs」來看的話,美國「可汗學院」或中國大陸「洋蔥數學」其實這都是一百四十、 五十人的單位,當中軟體工程師人數都非常多,花費跟我們一樣,一個人民幣、一個是美金。
這一些用量非常少的後面如果我們要去看一下,當然有很多數據就是要去挖才知道,但是如果我們把它攤出來去看主責單位的話,其實很多都是教育部下的這一些單位,包括資科司、國教署、國教院等各自都有平台的計畫,各自委任給不同的單位,不管是發包或者是大學,其實真正能夠投入長期軟體開發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
國教署自己發展一個「Cool English」平台,這些用量其實都非常非常少。
高雄市的話,有一個「Dr.Go」,國教院有跟台達電合作「DeltaMOOCx」,這個後來發展的比較像是技職跟科大的部分,所以有一群相關使用者用得比較深。
下面包括是台北市自己做的「酷課雲」,這已經是所有公家部門計畫當中用量算是最高的。
這個是把均一跟教育雲及大學MOOCs計畫放在一起比,如果是跟中小學計畫一起比的話,差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