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實務上運作的時候還有問題,也就是績效評估在當年度做,計畫審議的時候是審後年的,中間總是差了一年,所以績效如何能夠比較即時反應,這個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的,以上。
像計畫執行應該是要看以前做的執行成效是怎麼樣,我不曉得現在這一個系統是不是能夠連結到計畫之前做了哪一些計畫、績效評估怎麼樣,因為如果績效跟計畫審議不能實質結合的話,其實那一個績效評估都是假的。
談到經費配置的時候,不曉得該怎麼辦,也就是一個計畫好比是科技部跟經濟部合作,假設經費放在經濟部之後,要思考如何部分的經回流到科技部等等,也許科技會報也可以想一下跨部會合作真正能夠運作的機制,然後再來檢討一下。
另外,一直以來我覺得是很難克服的地方,也就是跨部會的計畫,我們講說是鼓勵跨部會的計畫,可是一個計畫如何跨部會?因為經費配置的時候一定是放在一個部會,因此到時候跨部會如何合作一直有很大的問題,跟審議的平台不見得有關係,實質上我們鼓勵跨部會,可是合作的機制目前我覺得是不成熟的,至少我推動跨部會計畫是非常有挫折感。
主要有兩點要考慮的,比如計畫相似度很高,但服務的對象可能不大一樣,也就是一個例子是智慧機械、人才培訓計畫,而這一個計畫其實在教育部有看到,在工業局也有看到,但對象當然不一樣,教育部是由學校來作相關的人才培訓,工業局是要對業界作這方面的輔導,然而這兩個計畫其實應該是要合作的,以後有這樣的比對之後,就可以知道這兩個計畫是類似的,也就是如何整合業界與學界作一個更好的結合。
另外很重要的是,我們想要瞭解計畫是否有重複投資,也就是不同部會做同樣的事情,因此我們有設計相似度的比較,像這個當然是基本的。
剛剛科政中心也有提到會把世界發展的趨勢,比如五大創新產業發展方案的規劃書是不是也可以放在系統裡面,讓審查委員能夠很清楚瞭解國家這整個規劃的大picture。
尤其我的經驗比如是在審當時「五大創新產業」,後來又加了不少,審這一些旗艦計畫的時候,背後的方案,其實在審議的時候是看不到的,所以有一點見樹不見林,個別的計畫怎麼跟當初整個發展方案之間的配合情形是什麼樣是不清楚的,所以只能就內容來審查,是沒有辦法看到政策的契合度。
在計畫審議的部分,我想也許我們應該把這整個系統的背後理念稍微整理一下,我個人認為至少我審查的時候,我會想小的事情,好比這一個計畫是否值得做、執行的價值,這一個執行的價值就要看是否符合國際發展的趨勢,另外很重要的是不是符合科技發展的政策。
我想我們這邊是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計畫審查、一個是績效評估的部分。其實績效評估應該是比較容易,因為成案之後有一個KPI,就是如何去追蹤這一些計畫執行及成果達成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