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出以上的架構,讓大家可以一起來思考看看未來在發展、精進的時候,到底是哪一個地方缺了,看看是不是可以從使用者的觀點可以做得更完整一點。
接下來是交叉分析,交叉分析還是看最上面不同的user到底要看的是什麼。
information即各個部會的連結已經談了很多,我當然就沒什麼意見。
另外,剛剛提到趨勢分析,正巧前幾天我聽到吳政委提到他希望IMC跟IEK有做一些整合,所以我不太知道這裡的趨勢分析跟未來的IEK或IMC所做的分析是不是有一些可以一起合作,不要再重疊。
所以對information的部分,我建議未來想像要做什麼分析的時候,先想好讓部會去填。有時只是勾選而已,並不是真的花很大的功夫,執行的人自己知道,勾一勾,那麼後面就省事很多。
不同的技術處、工業局的研發技術又是不同的level,整備度在不同的階段,因此要分析的時候,其實是困難的,也就是要用mining的技術去看這一些,所以像這一些,在裡面用的是什麼樣的措施,如果是技術研發是在哪一個階段的技術研發,像計畫的人自己填入,後面做一些交叉分析會比較容易得多。
舉一個例子來說,像經濟部工業局有非常多的計畫,剛才說這一些計畫都不會重疊,其實從人工來看,很難看得出來到底有沒有重疊。因為一個計畫表面上的產業看起來都是那一種產業,但做的事情其實不一樣,有的是在做人才培育、有的做趨勢分析、有的看法律是否修改、有的是做技術研發。
至於下面的information layer的部分,我覺得科政中心非常辛苦,必須要把整個概數表作很多的分析,剛剛葉副也有提到是不是可以引進AI等等,這當然都可以做的,但我其實覺得如果要我們先想好未來可能做什麼交叉分析的時候,事實上應該請這一個部會,當初填那一個欄位,不要到最後去mining,然後去撈出來,還不見得百分之百正確。
在第二層service layer的部分,變成是要從上面的使用情境來看現在提供的服務,那一些模型是不是足夠。
在virtualization的部分,其實也有一些可以improve的空間。
如果這幾層來看的話,以現在的資訊網,如果未來要精進的話,我覺得可能對使用者或者是使用者的需求還沒有掌握到非常好,因為時間的關係,做好也不容易,我覺得可能有一些比較完整的思考。
coordination是做一些交叉比對。
接著是information,就是剛才談的趨勢、政策、內容及審查意見的raw data可以進去。
在service這一層來看的話,不同的使用者要看的,或許是看趨勢、或許看政策、或許看計畫內容,可是也會看審查意見或者是過去的績效,或者是看整個政策有無缺口、有無何地方沒有執行到,又或者是計畫有無重疊及成果如何。
對審查委員來說,是要在其上審查,所以剛才談到一些量化或者是質化的工具,也許用得上,所以使用情境怎麼樣,大概都可以看得出來。
以部會來說,剛才聽的結果是,可能部會有自己規劃管考的平台,所以對部會來講是要把計畫的內容導入,因此對部會的人員來說是填那一個東西。
以科技會報來講,可能會從前面的國家重點政策來看這一件事,然後看底下到底有多少的計畫在進行。中間也許不會管那麼細,可是到最後還要去驗收,也就是看看這一個計畫到底被執行的成果如何。
如果以此對比到現在科技計畫管理平台的話,剛才我們在談的資訊網,其實我在看的時候,我就會說這一個資訊網,首先要問到底是要給誰用,不同的使用者,使用的目的、情境是不一樣的。
接著是coordination layer,也就是把所有要提供服務的這一些資訊來串接、分析等等。
接著是information layer比較清楚一點,也就是整個下面的資訊。
接著service layer就會談你可能有一些票證系統,又或者是有一些控制紅綠燈的系統。
他們在談智慧運輸的時候,experience layer是一天要上班時要如何導航,如何告訴你坐公車、接著坐火車的系統告訴你。
我們在看服務系統時,我是看HITACHI在談智慧運輸系統的服務架構當作例子,在看這一個事情的時候是分成四層,最上面是experience layer,接著是service layer,接著是information layer,接著是coordination layer。當然有很多人談IoT,還有一個感測層之類的,不過以我們現在科技計畫大概正好是談不上感測層,所以用這四層來看,其實是滿恰當的。
碰巧我也是計畫審議系統過去是重度使用者,我說明一下,我們在看服務系統架構的時候,在當學校的老師比較喜歡什麼東西都喜歡有一個框架來看比較清楚,比較不會掛一漏萬。
我是台大智慧社會科技中心的主任,我們中心比較擅長做這種使用者經驗的研究,所以我看這一些東西的時候,我由使用者的角度來看。
我有一張slide,用slide來說明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