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一個案子有成,就後續再慢慢來改進,以上補充報告,謝謝。
當然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們希望從撤離到收容這整個可以掌握,當然撤離有撤離的名單,還有會到收容中心的名單,希望能夠上網,也就是整個設計流程比較大,因為發現人數沒有辦法掌握,3至6小時的人數很累,這一個key in人數不真實,只是抓一個大概數,因此我們會發現系統跟通報表不一樣。
我們為何要做RFID?其實我們是為了配合晶片身分證,像在台北都有悠遊卡,高雄都有一卡通的功能,都有那個功能,如果用習慣的話,就是像身分證,這個是我們的設計架構。
人臉辨識我們也找過相關的廠商,要有資料,不要有白名單,也就是這一些人要拍照、建檔,抓到你的臉部就可以讀出你的資料,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所以這一次為何沒有提到臉譜捌辨識?
這個是可預期的災害,如果真的一個地震來,這一套系統,我們跟各位說這個是不適用的;如果可預期颱風來,花2、30分鐘布置,一個人就可以做起來。
我們找廠商來demo,也就是你們出口的行李箱,也就是接電腦插一插,這樣就可以用了。
當然你要講說有幾千、幾百人,或者是收容的場所是開放的,這個要另外設計,因此我們在提的時候是有一點示範性質,因為我們發現收容中心人數上下都是50人左右,我們也逐一問過八個鄉鎮市區他們只有二十幾個人,我們手抄一抄一下。
當然,災民湧入的話,不可能登打,一定先讓他進去,要他帶身分證、健保卡,扣除身分證、健保卡,實際上要登打的人並不多,系統的設計架構是這樣子來的。
我們想要設計這一個,是想解決反應給我們的問題,也就是3小時、6小時要填一次通報表,我們有發現通報表跟系統登錄都不一樣,我們的目的是這樣子,所以我們才會做一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