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就只有A、B、C三類,第一波設計D類,也就是設計顧問業者,希望以往這一些設計業者,以前在政府的資源,像補助計畫都是一些受委託的角色,B類設計活化的部分,希望讓設計業者輔導,設計業者擁有場域或者是跟一些場域的業者一起來提案,幫這個場域重新活化,如同台中宮原眼科的概念一樣,這個是不錯的範例。所以A、B、C類彼此間沒有交集,而是各自獨立的,以上報告。
有這個平台之後,我吸引中小企業進駐進來,如同范特喜的案子一樣,這個也是C類平台經營型的部分,我輔導他,然後讓這一些中小企業能夠成長,並不是單獨房東的角色,這個是C類平台的性質。
C類所謂的平台經營型,其實平台並不是虛擬的平台,而是可以規範出來的平台,因為這個是前瞻基礎建設裡面發展向下的子計畫,因此針對場域來看的話,也就是園區型的場域,所以C類平台經營的這一種方式,也就是實際上的平台,或許是一個平台,我是平台的主導業者,因為有這樣的平台,而這個平台是我自己的,或者是我承租的都沒有關係。
如同像苗栗,比如很多聯盟,有可能是燒窯的,可能是對於特地很強的,也就是行銷很厲害等等的,五家廠商各自有角色,就可以來申請B類。
政委好,其實以各個類別來看的話,其實城跟鄉當初在設計的時候,應該說是一個名詞,以A、B、C類來申請的話,就是中小企業來申請一個案子,我們叫做A類單一申請、單一企業。
這個計畫其實在今年3月的時候,已經開始招收第一波,第一波現在已經審查完成了,第一波申請四百多案,我們目前開始招收第二波,第二波的收件期間的截止日是在9月20日,以上跟各位大概簡單報告。
所以不管是發展中、轉型中、剛成立的中小企業都可以透過所謂的新的概念,包括像循環經濟、體驗經濟、數位經濟的概念,來設計一套新的生產流程或者是新的模式,這個是我們這一個計畫的重點。
政委好、副處長好,各位先進、夥伴大家好,我是城鄉創生轉型輔導計畫推動小組余宗勳,大家有討論到很多SBTR的計畫,其實這一個計畫,我們知道過去政府都在推所謂的地方特色產業,最近幾年有了轉型,以城鄉創生的角度,希望讓整個地方,也就是產業更符合所謂經濟發展及需求,所以以前都是透過所謂的輔導團隊在輔導所謂在地的產業,這個計畫比較特別,政府資源直接進入到中小企業。
政委、各位會賓大家好,我是中小企業處SBTR計畫推動小組余宗勳。這個計畫有提出對於花蓮震災過後一些相關輔導資源,而這個計畫主要是針對城鄉經營的概念,以公私協力合作的模式來輔導,也就是政府這邊會提供城鄉發展的輔導經費,由企業這邊依照自己的需求提出申請計畫。而這個計畫是以政府經費輔導款50%之一比一的比例來作補助,而針對震災這個部分,應該是針對107年行政院公告災區高達70%以上的輔導款,會有這樣的優惠,以上報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