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後一個部分是,我們在醫院裡面執業的諮商心理師們,很多是在醫囑底下,其實是有在做支持性的心理治療,最早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開放起,雖然點數非常非常少,但最少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在不同的職業項目裡面,民眾的就醫是重要的,可以選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沒有理由排除這個項目,這也是回應民眾的需要,不然健保署長也非常清楚精神醫療的用藥,其實已經是前三大的支出,尤其是住院的支出,所以不要等心理疾病嚴重惡化到需要住院治療的時候,才來用健保的大餅,如果我們可以像部長所說的,未來的健保朝向預防醫學,以人為單位,而不是以目前現行的做法而作為故步自封的話,我相信才是今天在協作平台民眾最重要的心聲,才不會看到心理疾病有疑慮的人,在社區跑來跑去的時候,除非得不到心理治療,以上也同時代表醫療諮商心理學會,我們也做持續做這樣的倡議,希望能夠爭取到這部分,讓民眾的就醫選擇權、諮商心理師的職業公平性可以增加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