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返國復保就醫,醫療資源的耗用多集中在復保的那一年,這張圖表就是為呈現復保後那一年的收支狀態。
是。
剛剛聽到的是,有一群人因為長期在國外,後來回來了,其實長期在國外的那一群人就我們的觀察,大致上多不是停保的對象,反而比較是退保的對象居多。停保的對象基本上只是有一段時間要出國,留有臺灣的戶籍,而去使用停保制度。
所以是有在一年內。
這張圖表也就是針對當年度回國辦理復保,在一年內又申請停保,短期回來的這一群人,保費收入及其所使用的醫療資源的整體概況。
因此,我們想要觀察的是,申請停保,回來復保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又出國停保,健保資源的利用情況?
針對這張圖表說明,我們比較關心是,是不是有申請停保,為了就醫,特意回國復保的情況?如果申請了停保,回來以後,就一直留在國內,沒再申請出國停保,就跟國人一樣,一直加保及繳費下去。
以我們接觸的經驗,知道眾多國內民眾的聲音,都非常期待檢討這一個制度,老實說,我個人也讚成能對這一個制度做一個檢討。
我們是健保的執行機關,身為健保人,我們更加珍惜健保的資源。
一般沒有工作的人,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在鄉鎮市區公所加保,是以1到3類保險對象的平均保費來計算,就平均保費來看,自費六成,現在是749元,是定額的方式繳納。與一般以薪資計算的人不同。眷屬的部分,跟被保險人繳的一樣。
我們的保險對象分六類,基本上是按職業類別來區分,如果是受僱者,依照他的薪資所得來計算,薪資所得有高、有低。
大家早安,我是健保署盧麗玉,是今天這個議題的執行機關,很高興今天能共同與會,謝謝。
現在的意見都認為是,他們在國外工作賺錢卻沒有繳稅,他在國外,所以沒有繳稅,而在國內有健保費,且政府還有補助,他回來又可以使用醫療(資源),所以他們覺得那一塊(族群的人)是不是應該要來繳保費,甚至繳補充保費。
請問一下,是我們直接提供嗎?
我們要說明的是健保,符合資格的部分就可以加保,只要有六個月以上就可以停保,在我們資料蒐集,不管是加保或者是停保的資料蒐集上,沒有必要去蒐集剛剛的身分別,因此在我們的資料上,沒有保險的對象是什麼樣的身分?
好。
如果這裡講的是指停保對象,復保以後很快飛出去的這一群人,近兩年的醫療資源使用狀況,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就醫的人數是數萬人,我們是針對比如前二十名使用比較多的就醫疾病診斷,人數比較高的,用人數來看疾病別,然後用耗用醫療資源點數比較高的前二十大,一個是人的排序、一個是點子的排序,以提供前二十名,否則那個資料會滿多的。
我們辦停保的對象,有可能會是復保,然後沒有再次出國。我們剛剛看到的那個資料是指辦了復保後,很快又飛出去。
大家好,我是健保署盧麗玉專門委員。
他認為復保就是就醫,復保一致性還是要復保,所以沒有繳清,是不是不能醫療給付,也就是以前鎖卡、暫停給付的概念,沒有想要的是,沒有把錢繳清楚就給他用健保的權益。
是不是可以寫「緊急分娩」,不然怕誤會。
「戶籍遷出,再遷……」
「遷出戶籍後兩年內恢復戶籍,兩年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