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要用歌詞的原文來講嗎?因為用他的原文不知道⋯⋯
還有一個文案的細節來討論。
如果以旁白來說的話,其實是中段這邊到「sustainable development」這邊,如果是逐句翻的話,感覺會比較急,我們現在播一下兩個版本的差異。這個是以V2為基底來錄的。
接著「together with the government’s open data, we will find a direc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這部分如果用「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government open data」語氣會比較冷靜一點,如果我們是用「together」或者是「we will」比較會是黑客熱情的語氣,大概是這樣。
「Insight into the problems of everyday life」,一個是我們已經知道問題了,就是「Insight into the problems of everyday life」,讓我們知道問題要怎麼樣解決,「let’s get insight」就是我們不知道問題,我們要去發覺問題,這兩個問題就是看我們的精神是偏向哪一則。
在「Through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digital technology we cancross boundaries and demonstrate the resilience of Taiwanese.」這個部分是長官建議的版本,也是分開翻,這也是沒有錯,但是因為在外國人,他們看起來「we can cross boundaries」,他會期待「for⋯」,如果沒有看到這個為了什麼,我們要去跨越界限,所以翻法是「through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digital technology」,這兩件事都是為了展現臺灣人的韌性,也就是以這樣的思考,不是創新思維、跨越界限,用數位科技的方法來做,並不是分開的,而是整個扣合在一起的。
第二個,我們原本是翻「unease」、「uneasiness」,這樣的意思是一樣,我們可以直接翻過來。
可以看一下長官的版本,我回頭跟翻譯問一下,我們快速稍微講一下「This video has already started.」還有「let’s start」,其實我們聽到let’s start也是滿簡潔好聽的,這就會符合長官的版本,也就是「let’s start this video」的概念。
從中翻英的考量,中文的敘述比較像一句句,但是在英文的翻譯上,因為英文翻出來的篇幅比較大,所以可能會選擇以段落的方式來呈現,我們可以透過這樣子來精簡連接詞或者是開頭之類的,讓展現是比較簡潔一點。
想要跟各位長官討論一下英文的版本,有收到長官們的建議回覆,V2,我們想要建議一下,因為我們會考量關於人事的接收信,因此是有母語人士為主的翻譯團隊,我們會希望英文口白的長度不要跟中文差太多,因為會造成我們在節奏的處理上會比較困難一點,節奏也會沒有這麼好聽。
接著想要說明中文的部分,「但」的部分想要再討論一下,因為我們一開始營造的是影片差異的情境,影片其實已經開始了,呼應到2020年雖然已經開始了,但是運作卻不如往常,也可以看到在動畫中,第一段跟第二段的危機感是延續的,在旁白的論述上,也就是在loding情境的意義沒有延伸下去,所以我們會希望請示,是不是可以保留「但」字,我們可以看一下有沒有這個字的差異。
我們的文案其實已經調整過,也有送出一些文案,可能是口語上或者是比較正式,又或者是有不同選擇的用詞,因此我們有剪不同的小短版,因此有請大家來討論。